建立沿革:
本廟主祀開閩聖王及夫人,陪祀媽祖娘娘、關聖帝君、土地公土地婆。
忠義廟開閩尊王原名清水澳大王,民國二十多年間即已建廟,由於大王十分靈驗,過往船隻莫不加以膜拜,久之,廟中大王與部將逐漸失竊,不知飄落何方。後廟宇腐朽且清水澳碼頭築路施工,廟宇即消失無蹤。民國七十三年劉金弟與劉振興先生,為感念大王庇祐,募資請兵工協建於今址,名為忠義廟,並依神示將正神更名為開閩尊王。民國七十八年因廟宇面迎南風夏季容易受侵襲,而予以增修,成為一座北朝南,廟門東開的廟宇。但不知何故廟額寫成「忠義閩」(或許應為忠義閩王,但軍民間因語言溝通差異而致)而非「忠義廟」,但信徒逕呼忠義廟。廟楹聯云:「忠肝保境護黎民,義膽衛道顯神威。」
鄉中傳說清水澳大王為一官員,民國初年帶兵視察福建沿海一帶,因海上風浪過大,船隻遭侵襲而身亡,後屍體漂浮至西引清水澳,居民將其安葬並立小宮,名為清水澳大王。時值黃魚盛季,過往船隻甚眾,清水澳大王威靈顯赫,庇祐膜拜者黃魚滿艙,香火日漸鼎盛。更有漁民為求其豐收,進而盜取神像回家私自膜拜,如此經年累月,清水澳大王廟成了有廟無神之廟宇。儘管如此,漁民對其信仰之心仍有增無減,後來廟宇毀損消失,但過往的漁民,仍會在原址焚香敬拜,祈求大王庇祐。
重建後之廟宇亦經多次整修,始成今之廟貌。
資料來源:2008,游桂香主持,《97年度連江縣民俗及有關文物普查計畫 (信仰、生命禮俗)》,連江縣,連江縣政府文化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