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爺
基本資料
資料來源: 政府官方資料
座標定位方式: GPS 定位
坐向: 112
地址: 連江縣北竿鄉塘岐村66號
電話: 0836-55413
對主祀神明的稱呼: 蓮城佛祖
陪祀神明: 王爺 / 土地公 / 中壇元帥 / 臨水夫人
創立起始年: 1506
建立沿革:

主祀神蕭太傅名望之,字長倩,據《漢書》卷78蕭望之傳所載︰生於公元一0七年農曆五月十七日,山東省東海蘭陵人,後遷西安杜陵,為蕭何七世孫。漢昭帝、宣帝時歷任平原太守少府、左馮翊、大鴻臚、御史大夫、光祿大夫、太子太傅,是為一代儒宗,漢書讚其「有輔佐之能,近古社稷臣也」。深受帝所尊重,一生清廉,事母至孝,剛直清正,不畏權勢,遠奸邪親賢臣,忠心輔國為民,並受宣帝遺詔,輔佐幼王(元帝)參與輔政領尚書,拜驃騎前將軍,一年三陞至大夫丞項司直。「麒麟閣上名傳世,未央宮內像猶存」,這是讚頌蕭太傅入閣對聯。在漢宣帝時代,以麒麟閣表彰功臣這是最高的榮銜,宣帝時曾繪望之像懸掛于未央宮麒麟閣,以表彰其功績。後人感念其忠心赤膽,緬懷正直功勳,忠孝節義之情操,崇拜進而為人格神,其信仰事蹟於唐末從中原隨蕭姓子孫入閩,其後裔於北宋時到莆田,明初又傳至泉州,明代中後期,泉州曾因屢遭各種災害,特別是瘟疫的肆虐,人們為抵御災禍、擺脫惡境,以求生存,于是民間紛紛建立小祠,供奉保護神、歲時典祭、企求神靈保境安民。在沿江沿海地帶所設的小祠則多奉祀”王爺”,認為王爺有賞善罰惡,司瘟驅疫,降災賜福的職能。因此,民間對王爺甚為虔信。

相傳,泉郡富美宮始創于明代正德(1506~1521)年間,蕭氏家譜記載:蕭氏是古老姓氏,源遠流長經時空變換,子孫日眾,漸漸向南擴散。時至唐僖宗中和元年(881)梁房系三十七世,江南刺史,蕭曦字德卿為避戰亂帶領族人遷徙入閩,後被稱為入閩始祖肇基長樂,綿延繁衍至明正德已羅列為十八位分支派祖,其中一派落藉於泉州郡城,晉江港仔墘富美渡頭一帶。

蕭氏族人為追念先祖,遂於明正德年間(1506)擇在頻臨富美古渡榕樹下建一簡陋小廟奉祀忠貞節烈先祖蕭太傅。此廟雖不起眼,可是創建於最佳時點,是蕭太傅福得天時地利。建廟年代適逄泉州一帶災害頻傳,瘟疫盛行,泉州府誌記載,明嘉清四十一年,泉州郡城流行瘟疫,人死十之七、市肆、寺觀,尸相枕藉,有闔戶無一人存者,市門俱閉,至無敢出,泉城屢受疫癘肆虐,人心惶惶,談疫色變。當疫情發生,醫藥缺乏年代求醫無處,百姓更為恐懼,只好轉向神祇祈求護佑,況且明朝統治者為保朝代長治久安,轉移人民對朝中鬪爭視線,特別提倡造神運動,背景造成蕭王爺信仰應運而生,富美宮初創是蕭姓宗廟,安奉忠君愛民的祖先,阿爺公蕭太傅,祭祀圈也只是蕭姓人家。時來運轉,時勢造成百姓對神祇有所需求。蕭太傅剛正不阿、忠貞節烈,眾所咸仰,人們以”正者為神”信念,促使異姓臨廟朝奉膜拜祈求,信眾與日俱增,簡陋而小宗廟的蕭阿爺,終於轉化為蕭王府王爺行宮的蕭王爺,由於蕭王爺信仰深植人心,信眾更將蕭阿爺奉為保境安民驅瘟神。明朝中業「玉帝」加封『代天巡狩』獎善罰惡,驅除瘴癘,降靈賜福,屢顯神威,拯救萬民,明武宗正德(一五0六~一五五一)年間,於泉州城南晉江下游,富美古渡頭建立「富美宮」。

相傳蕭太傅為人至孝,其母親晚年行走不方便,他特造了一台小車,由公羊在前面牽引,自己在後推車,載母親出外遊玩。死後百姓立廟祭祀,信徒出自對蕭太傅的敬重,而有放生公羊的習俗。為了紀念玉封「蕭王府」移香百年,北竿塘歧村舉辦慶祝大典,除了傳統的遶境祈福以及海洋祭典之外,特別依循古禮找來公羊放生,也希望藉由「公羊」頌揚蕭太傅事母至孝的精神。

座落位於北竿塘岐村的玉封『蕭王府』廟,係由周氏先人自福建泉州『富美宮』分靈到馬祖的,迄今恰好百年。周氏族人周猴煙君,祖居泉州近鄰惠安縣,族人皆篤信富美宮「蕭太傅」及「蓮城鄉之觀音佛祖」,每年魚季必赴馬祖捕魚為生,其行囊中必尊奉五尊神像及佛祖金身同行,祈佑平安,俟漁季結束再恭請神佛返鄉,直至民前三年(公元一九0九年)周氏族人始定居北竿,諸神佛亦鎮居北竿鄉塘歧村周蒙府中,遇有疑難雜症,求卜問事,承諸神佛庇佑,凡善男信女,禱告求事有求必應、靈驗異常、神威顯赫;其中有一尊神稱「南京先生」尤貫通天文,精通陰陽五行及醫理,具備神方,救人無數,遠近相傳。祈求膜拜者接踵而來,信徒日眾;每年元宵節奉旨出巡繞境,徹夜巡迴以保平安,眾信徒感念神恩,乃於民國六十年初籌組社團定名「同興社」,同心協力捐地出資興建廟宇於現址,六十六年竣工落成。

鑒於當初建廟,因物質缺乏,使用海沙,導致年久屋頂漏水嚴重。民國九十二年初經委員會及社友們商討一致決議,就原址重建地上三層建築的新廟,經請示核准,並立即募款動工興建。歷經馬祖及旅台社友們,同心協力,積極奔走之下,籌足重建金額,並於民國九十二年國曆四月一日動工重建,歷經一年多重建工程,在民國九十三年十一月一日(農曆九月十九)辰時入廟安座民國九十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農曆十一月十四)竣工落成。﹝資料來源:北竿鄉公所、新竹塹港富美宮﹞

 

資料來源:2008,游桂香,《97年度連江縣民俗及有關文物普查計畫 (信仰、生命禮俗)》,連江縣,連江縣政府文化局

簡介與相關圖片:

蕭王府牌樓

(拍攝者:張薰云,2010)

蕭王府外觀

(拍攝者:張薰云,2010)

蕭王府左側外觀

(拍攝者:張薰云,2010)

玉封蕭王府廟重建樂捐芳名錄

(拍攝者:張薰云,2010)

玉封蕭王府廟重建樂捐芳名錄2

(拍攝者:張薰云,2010)

玉封蕭王府廟重建樂捐芳名錄3

(拍攝者:張薰云,2010)

玉封蕭王府廟重建樂捐芳名錄4

(拍攝者:張薰云,2010)

蕭王府史略碑1

(拍攝者:張薰云,2010)

蕭王府史略碑2

(拍攝者:張薰云,2010)

蕭王府史略碑3

(拍攝者:張薰云,2010)

中華民國六十六年興建蕭王府廟落成紀念史1

(拍攝者:張薰云,2010)

中華民國六十六年興建蕭王府廟落成紀念史2

(拍攝者:張薰云,2010)

正殿一樓

(拍攝者:張薰云,2010)

蕭王爺1

(拍攝者:張薰云,2010)

蕭王爺2

(拍攝者:張薰云,2010)

金大人1

(拍攝者:張薰云,2010)

金大人2

(拍攝者:張薰云,2010)

雷大人

(拍攝者:張薰云,2010)

丁大人

(拍攝者:張薰云,2010)

本境大王

(拍攝者:張薰云,2010)

大王夫人

(拍攝者:張薰云,2010)

福德正神

(拍攝者:張薰云,2010)

廟內左側牆

(拍攝者:張薰云,2010)

廟內右側牆

(拍攝者:張薰云,2010)

蓮城佛祖神轎

(拍攝者:張薰云,2010)

從一樓望向天花板

(拍攝者:張薰云,2010)

乩轎1

(拍攝者:張薰云,2010)

乩轎2

(拍攝者:張薰云,2010)

東班頭爺

(拍攝者:張薰云,2010)

西班頭爺

(拍攝者:張薰云,2010)

二樓正殿

(拍攝者:張薰云,2010)

蓮城佛祖

(拍攝者:張薰云,2010)

太子爺

(拍攝者:張薰云,2010)

兵馬都統、南京先生、袁書記

(拍攝者:張薰云,2010)

陳夫人、蕭王府夫人、蘇夫人

(拍攝者:張薰云,2010)

臨水陳太后

(拍攝者:張薰云,2010)

乩轎3

(拍攝者:張薰云,2010)

乩轎4

(拍攝者:張薰云,2010)

奉祀神明 (主神之外):

本廟為馬祖唯一的二層樓廟宇,一樓正殿主祀神為蕭王爺(望之),一樓陪祀神金府王爺、雷王爺、丁將軍、本境大王及夫人、福德正神。二樓正殿主祀蓮城佛祖、中壇元帥、南京先生、兵馬都統、袁書記、三位夫人、臨水陳太后。

 

資料來源:2008,游桂香,《97年度連江縣民俗及有關文物普查計畫 (信仰、生命禮俗)》,連江縣,連江縣政府文化局

祭祀活動:

「扛乩」是閩南泉州人氏帶來的習俗,而蕭王府是北竿廟宇「扛乩」的起源,因有其神聖性和便利性,經與其他廟宇互動交流學習後,「扛乩」成為北竿廟宇文化最富特色的活動,每年元宵節擺暝會香,北竿所有廟宇的乩,皆齊聚於塘岐相互交流「神際關係」。蕭王府原為為閩南信仰的重鎮,在眾多福州語系信仰中屬於不同的系統,但無損於民眾祀神保平安的共同需求。元宵節擺暝遶境祈福活動最為盛大,陣頭排序如列:神乩→保長公→嗩吶→清道鑼旗→高照→肅靜迴避牌→高照(敬神如神牌)→孩囝→旗隊→花擔→高牌燈→舞龍隊→鼓板隊→香爐車→扇牌→香爐(長老手捧香爐,一人持令旗和印信,一人撐著黑傘)→神乩,巡經路線:廟埕前出發→中正路→復興路→中山路→至尚書公廟做客稍做休息→返程→回原廟。

 

資料來源:2008,游桂香,《97年度連江縣民俗及有關文物普查計畫 (信仰、生命禮俗)》,連江縣,連江縣政府文化局

內政部寺廟登記資料
登記名稱: 玉封蕭王府
寺廟性質: 民間寺廟
教別: 道
建別: 勸募
組織型態: 管理委員會
負責人: 周木興
參考資料
相關學術研究:

2000.10王花俤等著《馬祖地區廟宇調查與研究》連江縣,連江縣政府

填表資料
填表人姓名: 張薰云(中研院GIS中心)
填表日期: 2010-10-03 21:35
地理資訊
附表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