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沿革:
本宮位於覆鼎金,覆鼎金地名之由來,據稱係今鼎金中街後 方,有一東西長,南北短,面積約有半公頃左右之小丘,表面圓滑而宛如盛金之釜,覆蓋於地表,故名覆鼎金山(台灣府誌云:方言謂釜為鼎,山圓淨如釜之覆)。
清康熙二十二年(公元一六八三年),水師提督施琅入口,本地屬鳳山縣管轄。金獅湖原名大埤,或 覆鼎金埤,位於獅頭山麓,獅頭山原稱「虎頭山仔」,堪輿師堪定虎頭山有靈穴(臥獅穴),其土壤為黃土,以「金」喻之;金獅穴下之水面,遂以「金獅湖」稱 之。
覆鼎金保安宮座落於金獅湖畔,清咸豐年間(公元一八五一~一八六一年)先民迎奉 太子爺公(中壇元帥)神像至此定居結社;斯時未有建廟,僅草葺茅舍一座,暫奉太子爺公,光緒年間,始改建公厝。據光緒十八年,由盧德嘉主編之「鳳山縣采訪 冊」記載:「太子爺廟」光緒九年林源和大德重修,請示太子爺公命名「保安宮」,俗稱「覆鼎金廟」,規模於此奠立。
第二次世界大戰,台灣光復後,全境里民一致響應建廟之議,推舉黃丁木大德等數位士紳成立籌備重建委員會。民國四十一年梅月(四月)開始重建,擇地鼎金中街 和天祥一路交叉口之三角窗地段,採華南三川宮殿式建築,同年十月一日落成,舉行安座大典。迨民國五十一年,廟之結構略見腐朽,曾整修一次,暫維祀事之威儀 (舊廟已於民國八十七年拆除改建市場店舖)。
廿多年來台灣經濟突飛猛進,使原來狹窄 之空間愈覺擁擠。且廟址鄰近市場。交通不便,人潮洶湧,致全境善信,認有整頓之必要。乃成立重建委員會,由董事長鄭老約擔任主任委員,蔡振源任營繕組長, 全體董監事各分任務,擇定民國七十七年荔月(六月)吉日動土興建,擇地金獅湖畔坐北向南建坪六百餘坪。董事會於三年任期屆滿,經改選由蔡振源任董事長繼續 興建。
新廟背倚獅山面臨金獅湖,是華北宮殿式建築,大殿安奉中壇元帥,陪祀右殿天上聖母、註生娘娘,左殿二郎神、福德正神等。三樓右邊太乙殿,安奉太乙真人,左 殿尊奉六十太歲星君。四樓乃凌霄寶殿,尊奉玉皇大帝,陪祀三界公、南北斗星君等。神像莊嚴而肅穆,有極高之雕塑藝術,鐘鼓樓屹立左右,設計大方而典雅。
民國八十年八月,廟殿初成,委由高雄市詩書畫學會理事陳啟賢先生徵聯,承蒙全國詩壇,惠賜珠 玉,經彙集成冊而志其盛。
溯本宮公厝時代歷任主委有劉明福、陳溪、陳成通,自民國四 十五年改制為財團法人,並成立董事監會,每屆任期三年。民國六十八年高雄市改制院轄市,首任董事長由李勉榮膺,嗣後改選,第二屆董事長黃丁木,第三屆董事 長李生,第四、五屆董事長均為鄭水亮,第六屆董事長李生,第七、八、九、十屆董事長均是鄭老約先生。民國六十八高雄市改制院轄市,第一、二、三、四屆董事 長均是鄭老約先生。
至民國八十年(第五屆)推舉蔡振源出任董事長。常務董事李順長、李德春。董事林國煥、林天輝、謝有吉、金武雄、鄭武才、郭重拴。常務監事吳有祿,監事廖 榮鑑、蔡有忠(註:民國八十年第五屆以後改為每屆任期四年)。
民國八十六年歲次丁丑 年陽月(十月)十日,舉行登龕大典。並擇定在民國八十七年歲次戊寅年陽月(十月)十日,舉行慶成大典。此次重建經十多年之努力、今宮貌富麗堂皇,聳立於獅 山之陽,獅湖之畔,環境莊嚴而幽雅,使港都增添一勝景,不亦快哉!
民國九十六年四月 本宮第九屆董監事會改選,鄭武才榮膺董事長,常務董事謝有吉、劉瑞和,董事洪正吉、李德春、張金水、吳有智、黃明田、劉貴捷;常務監事黃聖曨,監事劉忠 信、梁進全,出納鄭全成。
同年七月利用文化大樓閒置空間創辦文教班,藉以推廣社會文 化教育,嘉惠會員及廣大市民。同年九月出版「財團法人高雄市覆鼎金保安宮雜誌」(季刊),免 費 贈閱全國各地善信大德。
本宮在歷屆全體選聘任人員同心協力,團結一致,積極推展宮務 以及默默犧牲奉獻,從事各種公益活動下,聲譽日隆並廣受各界肯定,不僅使本宮成為全國宮廟中之翹楚,同時更成為高雄市一處兼具宗教信仰、休憩觀光與社會文 化教育等多元功能的綜合活動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