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沿革:
本庄三山國王廟始建於鄭成功領台開府之時,右昌原名右衝乃當時鄭氏衝要陣地,如鄰近部落則有左營、前鋒、後勁等皆以軍事地為名,日本割台略寫為右沖至台灣光復再更改為右昌,因營中軍事及部落民眾咸為復明抗清義士播遷孤島遠離鄉關念國思家心懷抑鬱情緒難安,乃有提議立廟奉神俾精神有所寄託以慰心靈之空虛者一呼百應聚謀成議,即決定資建廟以迎奉故鄉三山國王為主神暨配祀中壇元帥福德正神等諸位神明,遂請軍師劉國軒氏選地 營建於康熙年間廟成軍誠心膜拜神顯民安香煙鼎盛,迨至民國十八年歲次巳年經歷兩百餘載世事滄桑年代久遠兼之風雨蝕殿宇坍塌非再休葺破落難堪何以供祀神明乎,當屆本庄董事楊亦安、蔡讚、林龍秋、楊廷乙、楊水成、黃昆、陳隆民、楊位等出面倡議鳩資重建,但時為日人割據殖政策諸多壓榨民生困弊,經營萎靡,本望集腋成裘,無奈有心無力者居多,以致集資不鉅,故用半新半舊之材料草草經營,雖一時廟貌翻新神靈依舊,蓋困構築不固,指經四十餘年之磨折以呈牆頹壁剝,湫 隘簡陋,有失觀瞻,幸際台灣光復三民主義德政實施民生樂利,百廢皆興,本廟當屆管理委員會委員楊阿人、徐昆泰、周得仁、謝明祥、陳兆麟、林箍老、陳銅慶、 林再添、陳福源、蔡江龍、楊哲舟、盧景春等鑑及地方發展,經濟繁榮豈可置神明於不顧哉,遂建議重新建造王廟,風聞一出民眾踴躍響應爭相捐獻,集成鉅資遂聘 請專家繪圖設計,集涓吉於民國六十二年八月破土興工至民國六十五年二月內外工程告竣,構造堅固廟貌堂皇雕樑畫棟金碧輝煌,既莊嚴又肅穆成為中西合壁,一現 代化之王宮矣,永此坐鎮雄州庇護祀靜神光譜照,萬代馨香,孔子曰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詩曰神之格思不可度思,矧可射思以此使人知新敬畏,界已挽頹 風礪末俗椑益世道人心當非淺鮮也,豈可謂以神道教為迷信而妄加詆議哉,茲慶功成爰將沿革概石以作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