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沿革:
明德堂主神佛教釋迦佛,東林村東林路明德巷一號俗稱:菜堂。始建於光緒廿四年西元一八九八年,原稱善心堂,供奉觀音菩薩及玄天上帝。因時有水患,乃遷居並改稱明德堂。迄民國六十四年發起改建,並於六十九年落成,成為本村莊嚴魏峨神殿。 本文摘錄自《台灣鄉土全誌第八冊》
五里林社區有兩大信仰中心,一個是水流庄的媽祖廟,另一個是明德淨寺,明德淨寺這個名詞對社區居民而言比較陌生,習慣上會稱呼為菜堂。我的兒時記憶裡,記得明德淨寺會在中午舉辦齋食,但我不知道是在哪些日子舉辦。
明德淨寺重新興建對社區來說是一件重要的大事,除了需要龐大的經費外更需要一群無私奉獻的信眾協力完成。新建築落成前,在 鄧鴻超 先生的協助下,非常難得搶先看到佛寺的新樣貌。高大厚實的山門是視覺上第一個震撼,駐立在實木大門前人們會顯的格外渺小,象徵高深莫測的佛法智慧下,人的 存在也不過是時空下短暫的業報,走入山門放下塵俗,所有的煩惱都應該放在大門之外。建築主體樣式採用了多元混合風格,擺脫了傳統北方宮殿對寺廟建築的制 約,以園林簡潔明快的風格線條襯托出無比的莊嚴。沒有繁瑣的的雕刻,映入眼簾的是兩幅巨大的書法木刻,無論詞句或是筆工都顯示出籌建單位的用心與講究,藉 由書法藝術的典雅將佛陀教化人心的主旨明顯的呈現出來。
( 本文摘錄自橋仔頭社區通訊 2006 年 復刊 3 號 )
資料來源:橋頭鄉立圖書館 http://www.chiaotoupl.gov.tw/jor4-5.html
簡介與相關圖片:
吳哮於明治31年(1898)因感恩於陸厥修化解日人「清庄」殺身之禍,創建齋名「菜堂」的善心堂,供奉觀音與玄天上帝,經水患遷建「柱仔腳厝」三間於明德巷9號,又改名明德堂,建磚屋,舊式三間「柱仔腳厝」為伸手仔,後向陸雲楷父親購地於現址,正廳廂房俱為磚屋。曾遂「皇民化運動」而祭拜天照大神,受日本和尚指示登記為臨濟宗明德佈教所,並供奉西方三聖。光復後重建,因財力不足、建材不佳而毀損於921大地震,自「大崙」的出租靈骨塔得到經費,再次重建,於2007年10月竣工,名「明德淨寺」。
《臺灣地名辭書(卷五)高雄縣(第二冊˙上)》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