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沿革:
本廟奉祀主神為義民三公,其源自:清朝得台後,視台為化外之地,不理政事,沉湎樗蒲、夜以繼日,剝民貪墨。視為平常,苛酷臨民,政繁賦重,有冤莫所訴。因而抗清三十多起。其中又以民國前126年(西元1786年)林爽文揭竿而起反清勢成南北響應,諸羅告急,故清朝掉六萬大軍援諸羅,乃克平之為最。而有諸羅守城歌一篇,寫盡當時義軍攻城之烈,義軍力攻三年不克,因清兵指揮使頗能用兵雙方苦戰連年,清朝救兵大舉內外夾攻,義軍大敗。清廷下旨嘉義城民改諸羅山為嘉義,是其時也。聞當時清廷官兵援諸羅山之路徑,先鹿仔草(鹿草)無影厝(梅仔厝)溝尾(太保)再經大崙本地而水堀頭(水上),倒店而到諸羅城。據傳義軍攻城三年不克清兵內外夾攻義軍沿途連戰連敗至大崙庒之大坵田為終點,義軍回頭力戰因人數少至此全軍覆沒,令後人思及不勝悕悕之感。雙方殉難者難以數計,死屍遍野,被當時庒民視為畏途。戰後經過三年庒民陸續撿拾骸骨,無主枯骨眾多、集中安葬有三甕缸七酒甕之多、是為「三甕缸公」之始,而後俗稱「三公」嗣後庒民懷念三公庇佑庒民之德、立碑供奉之「名曰義民三公」。
日據時代、鄉路未開、皆地是林投叢生,旁一竹林、相傳,本庒民呂柚、生性好賭、某年中秋,路過此間休息於竹林下,後竟入睡。夢見:一體軀高大之武士,
要求邀請布袋戲團來三公前演戲…云云。從之,果其靈,每賭必贏。消息傳布遐邇,有求必應,信者日增。定例每年中秋舉行祭典。由以三公安眠之地系真龍正穴承受日月精華之氣。天地陰陽交泰。已得道升天。經神農聖帝降乩指示:建廟改稱正神並塑金身加予奉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