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沿革:
吳文應公於乾隆年間,由福建省漳州府平和縣山埔堡,後司社來台,開拓本地,名曰吳竹仔腳,安居於福安宮地址(水上段一六六地號)當時只帶三幅陳江蔡三姓尊王繪像及聯一對,奉祀於家宅。道光十六年(1836),住民大增,吳竹仔腳已成一大部落,庄中有志吳清、吳華兩人主倡協議吳姓者寄附金貳仟貳佰銀錠創設吳氏宗祠,雕塑陳、江、蔡三姓尊王金身奉祀,合祀吳氏祖宗遺靈,後來改名福安宮。
至民國二十八年吳高知、吳風騷、吳寬發起另建吳氏宗祠。由吳石虎,提供建地(水上段一五七號)。民國五十八年七月辦理該筆土地買賣,價款新台幣叁萬貳仟元整。民國七十一年正月二十日宗親會決議成立管理委員會,民國七十五年因年又磚壁傾斜有倒塌之慮,同年歲次正月二十日眾宗親發起重建,民國七十六年歲次丁卯年五月五日動土興建,民國七十七年正月二十日恭迎吳文應公、宗親諸神位等安奉,每年正月二十日為千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