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沿革:
本廟原名石車堂,相傳滿清年間庄民涂公註在本東郊地段開設草仔廓利用石磨、石車壓榨蔗汁製糖,經磨損不堪使用之石車被棄於本堂現址,石車周圍盡是林投雜樹,路人經常在此歇腳休憩,偶爾這般人頓覺毛骨悚然,似有陰森之感,於是備帶香燭冥紙到址膜拜石車,眾人皆以「石車公」稱呼,禱告庇佑平安。
民國三十四年庄民黃新埤、陳得富、陳朝宗、李木生等先生,曾以紅壁磚修砌外圍壁堵,信士涂茂己增建木造拜償願,從此本堂之建設略具規模,不久復蒙陳朝宗、涂華、陳得富等三位先生合力籌措建設基金,並在地方士紳及眾弟子通力合作相繼捐獻,蓫於民國五十二年十月翻修屋頂擴建前庭水泥地,民國五十三年花月再以紅磚整修拜亭柱腳及壁堵,並將營內無主骨骸加以整理安置於朴子公墓萬善廟供人祭拜。
民國六十八年信士陳得富提議成立石車公管理委員會,並議決請政府利用農地重劃之便於堂前劃出十公尺寬道路約三百坪供廟使用,另請以黃新埤名義價購路旁劃餘地約四百二十坪贈送本堂作為活動場所及曬榖場,使本堂嗣後推展各項活動倍感方便。
民國七十五年臘月,經全体委員議決將原營堂全部拆除重新擴建,並由全体委員擔任重委員共同負責重建工程經費之籌措任務,並聘請本庄地理師候石吉先生,擇日堪方位,太保市崙仔頂徐清溫先生負責土木工程設計兼建造,計耗資新台幣一百五十餘萬元,所有經費均由眾弟子誠心捐獻,迄民國七十六年八月竣工,重新易名為「石車公廟」,並即舉行安座入火祭典。
註:摘錄於朴子市公所宗教資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