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沿革:
本宮原為新龍宮,後俗稱為新寮廟。民六十年始命為新福宮。宮內主祀五府千歲(范、池、朱、刑、李),神威顯赫,護國庇民。
本庄據傳為龍珠或畚箕之吉穴,原為一片低窪地區,卻浮現一處小沙丘,於是先民在此以養鴨為業,荷苞嶼溝開鑿排水措施改善後,變成肥沃平原,而聚居務農者日眾,民風純樸,居民安居樂業,豐衣足食。在清朝轄屬福建省台南府嘉義縣大康榔「保寮庄」,日據時代改屬朴子街下竹圍,到台灣光復後,行政獨立為朴子鎮新寮里。
此次本宮重建由地下取出合磚,及參閱昭和八年編台灣寺廟淵源史蹟記載,追溯史蹟記載,追溯本宮最原發祥傳說不一,而有據可查為立廟天運庚子年十一月約乾隆四十五年或道光二十年。當時是一座用紅瓦葺蓋很小的小廟,約光緒十八年(明治二十五年)遂由先賢張放養、鄭強故、黃鷺主唱,由庄民捐出百數拾圓用土魚合磚改築而成。光復後庄民鑑於本宮經受風雨之剝蝕壁堵腐化,勢欲傾頹倒塌,遂邀眾議重
建未果。民國四十七年由庄陳廉倡議,配合政府擴建為集會所兼廟宇。民國五十年由當時爐主張德茂發起募捐擴建前亭。民國六十九年政府推行社區建設,集會所遷建,原建築物歸還本宮。但本宮原是集會所(式),窗戶林立,屋頂漏雨,天花板掉落,實破舊不堪。且三通的中樑又跨在神房正中央,不但廟貌不宏,神也難鎮宮,護佑黎民,實有失「廟為庄魂」之莊嚴。
遂於民國七十年由信士涂崑和發起重建,先探訪民意,喚起信徒之共鳴,然後陳榮樂、黃清流、王丁福等,及熱心人士積極參與,並敦請黃桐霈先生主政。並取得絕大多數信眾贊成及鼓勵,於是籌組委員會進行重建事宜,並尊奉港口宮大聖母指示,于民國七十一年農曆二月二十二日動土興建。為慮及居民經濟能力有限,雖盡綿力亦難濟於事,因而不得不向外募捐,然在熱誠人士的籌備、奔波下,無論內遐邇,一呼百應,並承蒙各方善信者解囊捐獻或義務工作甚多,尤其北有李清座,南有黃金生等人士鼎力協助,使本宮僅歷時半載,即於同年八月二十二日入火安座,總工程費新台幣五百八十餘萬元。今重建工程獲得順利完成,從茲殿宇莊嚴,廟貌巍峨、堂皇壯麗,瑞氣呈祥,神人共感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