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沿革:
本庄舊稱林竹仔腳,因本角住民多姓陳及蔡,戰後本角改稱竹山村(合龜佛山為一村),奉祀五府千歲,發源自南鯤鯓代天府,由來自清代中葉,當初神像奉在庄民家宅,後來在庄中建一小廟遷奉神位。光緒二年(1876),鄭舍發起集庄民寄附金,改建廟宇,至明治三十九年(1906)之
地震傾圮,嗣由蔡認、陳伐紂等發起募捐資金,重建廟規為現在形體,日治中期,保正林丙倡修一次,戰後民國三十七年(1948),村長蔡老謝發起協議庄民,共同獻金加以油漆刷新廟貌。本宮原有合祀三代祖師,至戰後林竹子腳之松竹村獨立建廟後迎返座鎮。保生大帝發源自學甲慈濟宮,太子宮係分香自新營鎮之太子宮。
註: 摘錄於嘉義縣志/宗教志/頁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