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沿革:
明永曆十一年至三十年間,福建漳州、泉州、詔安縣等地居民不段移民來台,為祈求海上平安,於是將其位於福建省泉州府十八都「鳳山宮」恭奉之「武德英侯」隨身攜帶來台,保護其一路平安,從東石郡海港上岸來到六家佃「竹子腳」開墾,早年神像祀於民宅,於民國十年(西元1921年)因神威顯赫,承武德英侯指示,欲建廟宣揚德化,經先民鸠眾庀材草創神祠,供居民膜拜,定名為「鳳山廟」,並訂定每年農曆三月十六日為慶典日。
民國四十一年(西元1952年)由於神祠破舊不堪,村民為保護神明之安全,經信徒大會決議通過重建寺廟,並改名「德安宮」。民國八十八年(西元1999年)因屋頂漏水嚴重,因此屋頂全部翻修,民國八十九年成立第一屆委員會,旋即由全體委員、信徒商討計畫德安宮重建相關事宜,並於民國九十年(西元2001年)二月二十四日順利動土開工,由於地方信眾熱心參與鼎力捐獻,民國九十一年(西元2002年)八月二十三日重建工程順利竣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