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沿革:
鳳山宮恭奉武德英侯章府元帥,又稱相公,是陳姓之祖佛,據傳是先民自福建泉州南安縣十八都鳳山頭來臺開墾時所攜帶的保護神,原奉祀於民宅。清朝道光十五年(1835)在地方士紳陳總鎮、陳烏番等發起鳩金創立廟宇於現址,取名鳳山宮。信徒涵蓋灣南、灣北、雙涵三村。日治時期明治四十四年(1911)間,曾由信徒捐獻加以修繕。昭和二年(1927)值年爐主發起集庄民寄附金,油漆刷新廟貌,並舉行祈安清醮大典。戰後民國五十二年(1963)村長陳英生、管理人陳水發等發起翻修廟頂,並殿內外全部油漆。
九二一大地震後由鳳山宮重建委員會主任委員陳德海等人發起重建,增建凌霄寶殿、太歲殿、文昌殿等,於民國九十二年(2003)農曆十月三十日入火安座建三朝慶成平安醮,正式落成啟用。正殿主祀武德英侯,兩側牆壁有武德英侯傳說故事的大型彩繪,左側龍邊同祀福德正神,右側虎邊同祀註生娘娘。每年農曆三月十六日是武德英侯聖誕千秋的日子,屆時外出村民都會返鄉參加盛大廟會,外地信徒也絡繹不絕,遠道而來此地進香,非常熱鬧。廟前廣場公演野臺戲,每年都一百多臺以上,並常常延續好幾天,家加大宴賓客,盛況空前。
註: 摘錄於嘉義縣志/宗教志/頁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