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沿革:
香光寺,始建於清光緒二年。最初只是一座供奉觀音菩薩的木造殿堂,名「玉山岩」,是村內十三個村庄的信仰中心。光緒三十二年更名「金蘭寺」。民國五十八年春,地方長老集資以鋼筋水泥重建觀音殿,六十二年申請寺廟登記。
民國六十三年大眾禮請心志法師前來駐錫,心志法師於晉山後,於六十四年二月與信徒訂立信徒公約,經信徒大會同意將「金蘭寺」更名為「香光寺」。六十六年增建觀音殿東、西兩序寮房。並購置後山林地等。
民國六十八年心志法師禮賢讓能,敦請甫自夏威夷修學歸國的悟因法師晉山,為香光寺第二任住持。悟因法師以興學辦教育為終生職志,晉山次年即創辦「香光尼眾佛學院」,並成立圖書館,培育僧才,推廣文化、出版、教育。並陸續購置土地,建置教室等以充實校舍。
民國八十一年十月禮請美國西帝大學企管碩士明迦法師晉山,是為第三任住持,以推展內觀禪修為志業,受印度內觀中心派任為台灣助理老師,常出入國內外指導禪修。
八十二年進行第二期的擴建,興建大雄寶殿、禪堂及三百坪的圖書館等巍峨的建築。至今,香光寺仍並存著民間信仰和佛教信仰。每年村民遶境平安活動時鑼鼓喧天,平時則相當寂靜,是佛教比丘尼修學的道場。不但安眾、養眾,培養的人才眾多,並且弘化各地、推廣佛陀教育,香光寺之名因而遠播全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