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沿革:
遠在清朝乾隆二年(公元一七三七年),先民盧春景先生背負保生大帝金身,翁純實先生背負觀音佛祖金身,蔡成雲先生背負順天聖母(臨水夫人)陳靖姑金身,從福建渡海來臺,其中,盧春景先生落腳於本村,在橋仔頭入莊口建造土角廟,恭奉保生大帝金身,是為保生大帝的由來。
道光十六年(西元一八三六年),土廟倒塌,住戶輪流奉祀金身,長達六十九年之久。逮及光緒三十一年(西元一九0五年),蔡石潭、翁務、蔡朋等先生倡議募款,於頂厝崎腳(本宮東邊山腳)興建木造廟一座。廟地係保生大帝親踏璉橋選定,並命名為「慈保宮」。
民國十六年,慈保宮因地震損毀。翌年,黃在先生發起採用大檜木及磚瓦遷建於現址。民國三十五年地震,廟宇再度裂損,延至民國四十八年,始由鄭鴻鏞先生與當時村長翁烈先生提議修建。鄭先生是隔壁村山子門人,因感念保生大帝助其撲滅火燒山而發願奔走修廟工作。
民國八十九年九月二十一日及十月二十日,台灣連續發生大地震,本宮屋頂震毀,內殿神像遇雨沾濕。經本宮管理委員會暨信徒大會決議募款重建, 敦聘本村社區發展協會成員、鄰長、保生大帝千秋爐主、頭家、外緣爐主、本宮管理委員會會員以及地方士紳等共計五十七名為重建委員,並推選村長黃秋夫先生為 主任委員,共商重建計畫。經向嘉義縣政府申請建照,採公開議價招標,由蘇榮崇先生以新台幣九六0萬元承包興建。民國九十年五月十日舉行動土典禮,業於九十 二年竣工安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