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沿革:
民國56年(1967)10月,政府著手興建曾文水庫,在水庫用地徵收後,淹沒地區內尚有2,700多座墳墓無人認領,本鄉鄉民劉火及熱心人士遂發起創建曾文寺七寶塔忠義堂,安置無人認領的先民遺骨並供奉七尊佛祖聖像,供鄉民永祀。興建之時,由劉火為主任委員,曾新賀、林火炎為常務委員,鄭三川、陳良增、張新發、沈石、黃英水、簡登件、蘇再賀、陳連枝、簡水得、陳文、許銀和、任裕順、陳烏金、徐阿坤、劉安正、劉陳家源、張和、陳長有、苟萬順、林火助、黃阿松、李阿春等熱心人士為委員,負責籌募經費,另向政府機關爭取部份經費,於鄉公所左側興建曾文寺七寶塔。
民國59年(1970)11月28日卯時,由法師蔡開清以佛教儀式舉行破土奠基,第1期工程興建七寶塔及忠義堂,第2期工程興建左右廂及鐘鼓亭,迄民國60年(1971)10月竣工,同年農曆10月22日舉行落成典禮。曾文寺成立之初組織形態為管理人制,歷經曾新賀、劉火、張和、張耀文等地方長老奉獻心力,努力管理,然而因經費短缺,信徒之捐獻甚少,致使居住於寺內之比丘、比丘尼無以生存而離去。前鄉長許榮松眼見曾文寺七寶塔茅草叢生、庭院荒涼,且佛寺位於本鄉行政中心區域內,任其荒蕪,不僅愧對先人,且有礙觀瞻而影響本鄉觀光事業的發展,乃於民國79年至81年(1990-1992)分別向上級有關單位爭取鉅額經費從事整修工作,除了建築物全都重新粉刷油漆,亦將佛寺四週庭院重新規劃,種植花木,使整個環境煥然一新。
民國88年(1999)9月21日的集集大地震,全臺傷亡慘重,七寶塔亦因此次地震而嚴重傾斜毀壞,列為危險建築物而停用,迄民國97年(2008)底尚未進行工程整建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