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沿革:
彰武宮沿革:
緬懷先祖溯源流,自唐山福建省漳州府平和縣(和仔寮)渡海來台,於古笨港南岸登陸,迎請三尊上帝爺公,首先暫祀漳州人會館,後於笨港初崩乾隆年代,其中乙尊(本宮主神)應族群供奉入諸羅山近郊開墾,為此新何仔庄一帶巡狩之神祗,經奉神示,永鎮何仔庄庇佑黎民,屢有感應,香火日旺,禾稻年豐人丁繁衍,庄民和睦,為吾鄉土美境,融樂可堪懷想與未來,本庄建於乾隆之廟宇,為半磚半土礍所建造,起名彰武宮,延聘塾師蒞宮教學彰音漢文至光緒卅年時,受大地震震毀,不數年庄民由艱難中重建乙座全磚造廟宇,繼續漢學教育至日據時代皇民化運動遂失傳承,二次世界大戰本宮近嘉義飛機場,受飛機爆彈損害,上帝爺公為保護庄民平安,臨危手扶炸彈擲出庄外,至神像之手掌斷裂,神恩浩蕩,威顯事蹟,言之鑿鑿,一九四七年雖再建宮,香火依舊,曇花一現之漢學教育,演戲酬神、民俗曲藝、武館獅陣,常招庄民之親朋戚友光臨聚會,亦因此而促成庄民子女經戚友媒合良緣成為眷屬,增加農事幫助生下代壯丁,外出就業或求學機會,嗣過多年逢水上機場需擴大面積,征收土地,致使遷徙全庄於郊外,事后於新址猶建彰武宮乙座,歷卅八秋,飽受歷年風颱雨林,屢次整修,今者欣逢寶島歌頌太平,國民生活富裕,庄民虔誠發起議事重建,於上帝爺公來台至今二百四十餘年經全庄公推德高望重,高嘉文里長為重建委員會主委,暨請委員等賢達,遍臨各地參酌玄天上帝廟貌風格,歸納評鑑,提供給選聘朴子市新吉庄,涂水樹先生設計藍圖並發包,分六部分出標,民國八十四年農曆二月二十一日動土,經二年餘,民國八十六年農曆二月廿二日入火安座大典,耗資貳仟貳佰餘萬元,始有今日巍峨廟貌矣,仰觀本宮建築,雕樑畫棟,彩繪精緻,華而不浮,麗而不俗,可為神乎其技,巧奪天工之作,況本庄地狹人稀,籌資不易,本宮能有今日之貌,全賴玄天上帝,神威顯赫,庄民同心協力之志,方能圓滿達成,功不可沒,特勒石誌。
嘉義市彰武宮重建管理委員會謹識
高家陞 敬撰
中華民國八十六年(丁丑年)花月吉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