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沿革:
嘉義市北門口先天宮沿革:
本宮乃供奉代天巡狩五年千歲,淵源於清朝時代,先民吳老先生常往來於福建省泉州、漳州經商,有一天秋高氣爽的夜晚,「白千歲」顯示景象「代天巡狩,神威鎮台,護國佑民,宮安諸羅」。翌日吳老先生抱著歡喜的心情,前往泉州富美宮上香,說明真相,徵得主事同意後,將「白千歲」金尊奉回諸羅山(今嘉義市),奉旨敕名謂「先天宮」。戊子西元一九四八年遷宮徐金標宅,又於戊戌西元一九五八年再遷宮北門口林水返宅。經五年千歲指示:本宮系由大陸泉州富美宮、漳州全安宮、到嘉義鎮守,北門口先天宮五年千歲廟稱為「本宮」,而且一宮可分五鎮。帥印書寫「先天宮蕭大帝三十六進士金印」,本宮善男信女都尊稱蕭太傅為蕭大帝,但尚未雕塑蕭太傅金尊。甲寅西元一九七四年五年千歲請旨,獲玉皇上帝賜旨,興建廟宇,在本宮主任委員林塗虱領導下,奉獻自己土地十坪,及全體信徒同心協力,再購得宮前土地,五年千歲擇吉座向(座南向北)動工興建於現址,在各方善信鼎力奉獻,於乙卯西元一九七五年農曆十一月廿日落成安座。五年千歲指示:建廟後明年起三年(丙辰、丁巳、戊午)往馬鳴山鎮安宮進香,再三年(己未、庚申、辛酉)往東石先天宮進香,是要答恩,過去未建廟前,神兵神將在該廟操練守候,感謝之意本宮並非該宮之分靈分宮,此後就免往進香。(本宮安座入火當年,恰好是包千歲值年,所以由包府千歲安座鎮殿中尊)
本宮有一特點是每逢龍年(辰年)奉旨才有雕塑金尊。經壬辰西元一九五二年,甲辰西元一九六四年,丙辰西元一九七六年、戊辰西元一九八八年,這四次雕塑,每姓雕塑兩尊,現有60尊之多,隨爐主之金尊就有20尊。到過本宮起駕的千歲有蕭、包、白、朱、邢、李、吳、范、林、潘、廣洋、知、熊、吳真人、方、盧、鄧、紀、池、關、羅、太子、薛、葉、伍、武、蘇、侯、馮等29姓。本宮另一特點是:五年千歲指示:每年農曆六月底,舉辦一個月米糧大祭典,(因農曆七月神兵神將休假一個月,由好兄弟出來遊街),由本宮成立之總爐會,仁安社、仁興社(請旨後成立慈善會),仁順社、仁和社、三元會等各會爐主,副爐主、會員及信徒、都會準備米包和乾糧,另有三台卡車米包約30噸參加祭拜,場面熱鬧狀觀,可能全省只有本宮舉辦犒賞神兵神將大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