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沿革:
出水里位於員林鎮東邊,為山坡地形,清領時期稱為廣福村,日治時期稱為湖水坑第三保,光復後行政區分為出水里。廣福宮在日治時期原為石板造的小土地公廟,當地居民稱「廣福廟仔」,民國四十八年的八七水災(民國四十八年八月七日,台灣中南部發生嚴重水患)中,土地公廟廟埕部分沖毀,民國五十三年地方居民善信倡議重新興建,民國九十七年廣福宮全面整修及興建金爐。
■ 民國五十三年(1964年)
「廣福宮」泥塑洗石子桌裙,民國五十三年八月吉日,1964年落款。
■ 民國九十六年(2007年)
三月成立百果山廣福宮管理委員會。
■ 民國九十七年(2008年)
民國九十七年廣福宮整修及金爐興建工程
「廣福宮整修及金爐興建工程捐獻芳名」石碑,歲次戊子年桂月立,2008年刻。
奉祀神明
正殿主祀:福德正神(土地公)、土地婆
廣福宮右外側有榕樹公小廟供奉:榕樹公神位
簡介與相關圖片:
出水里廣福宮位於鍾靈毓秀的員林百果山風景區內,奉祀土地公、土地婆,在日治時期原為石板造的小土地公廟,當地居民稱「廣福廟仔」,民國四十八年的八七水災中,土地公廟廟埕部分沖毀,民國五十三年地方居民善信倡議重新興建。民國九十七年廣福宮全面整修後,廟貌煥然一新,香火鼎盛,信徒倍增。
在廣福宮外側左前方的百果山風景區為當地居民運動休閒,跳土風舞、打太極拳等活動場所,若來到地靈清靜,風景秀麗的園區,一定要前往參拜。
祭祀活動:
台灣民間土地公信仰在農曆每月初一日、十五日、初二日、十六日,會祭拜土地公,在其誕辰之日,舉辦盛大祭祀典禮。
■「牙」是民間祭拜土地公的儀式。傳統習俗中,作生意的人在農曆每月初二及十六日,祭拜土地公及地基主,而祭拜後的菜肴可以給家人或員工打打牙祭,因此也稱為「作牙」。
■ 「頭牙」正是土地公的聖誕千秋,農業社會在農曆二月初二日這天舉行「春祭」,祈求一年五穀豐收並祝福土地公萬壽無疆。
■ 農曆八月十五日祭拜,稱為「秋祭」,在五穀有了收成時感謝土地公賜給人們的豐收。
■ 農曆十二月十六日俗稱「尾牙」,是土地公崇拜的年終祭祀活動。土地公是土地守護之神,與人類農作生養有關,農民感念土地生長出五穀作物而祭祀神明,是人類對大自然的心靈寄託及崇拜,藉由感恩祭祀,將人類心靈、土地與神明連繫一起,強化生命與土地息息相關的生態信念。
■ 神佛聖誕日期
元始天尊聖誕千秋(新春)–農曆正月初一日
福德正神聖誕千秋(頭牙)–農曆二月初二日
福德正神聖誕千秋(秋祭)–農曆八月十五日
福德正神聖誕千秋(尾牙)–農曆十二月十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