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沿革:
仁德宮」「尪公」保儀尊王簡介 保儀大夫即唐代忠臣許遠(農曆五月二十九日為其聖誕之日),為歷史上安祿山謀反時與張巡共同死守睢陽,始終不屈而殉城之千古名將,睢陽一役使得許遠在青史留名外,睢陽百姓亦因其忠烈史蹟,而建廟塑像以祀。廟宇落成時,朝廷敕封為「雙忠廟」並有 「國士無雙雙國士,忠臣不二二忠臣」聯句流傳至世。 許遠、自令威,世居鹽官(今甘肅省西和縣東北絡溪里),生於唐中宗景龍三年,為人寬厚,貌如其心,有行政專長,亦擅於軍事戰陣,其曾祖父許敬宗曾任武則天右丞相,天寶十四年,安祿山判,唐玄宗召拜許遠為睢陽太守兼防禦史,與原睢陽張巡合兵,共抗判徒,兩人合作無間,死守睢陽達數月之久,後兵敗被執,竟寧死不屈,終至殉難。 保儀大夫俗稱「尪公」又有「保儀尊王」之稱。相傳保儀大夫就是唐朝的許遠,與張巡兩人在安史之亂時同守睢陽,其事震古爍今,其廟亦遍佈全國各地,稱為「雙忠廟」,從前城池要隘等兵家必爭之處,往往建立雙忠廟,祀神亦所以砥勵士氣, 而在明清之際,福建境內的雙忠廟更是興建得特別多,相傳泉州桂橝鋪有一雙忠廟,係洪承疇之弟洪承峻所建,當時洪承疇已降清,其弟深惡痛絕,於是在該處 建立廟而廟中的許遠兩個手指頭正指著洪承疇家中的大門,台灣之有雙忠廟,當初係由安溪籍之高、林、張三姓移民團體分香而來,且只有許遠而不及張巡,將張巡、許遠合祀的廟宇另稱「大使公」,亦是由同安、廈門那邊移來,來台後的保儀大夫為抵禦番害之神,並兼具驅除田地害蟲之功能,每年五月十二日有「迎 尪公」的俗行,因迎神的隊伍必須走遍田地的每一個角落,乃至狹小的田畦,故神極小,只能供容二人扛抬,就像孩子們的玩具一樣,「尪公」的俗稱由此而來,此外、祂又有許多的「神兵」供差遣,所以祭典當天,除供牲禮之外,也必須供「五味碗」以慰勞這些部將。 許遠之所以與台灣有所關連,係許遠在出任睢陽太守前,曾率領河南光州固始之高、林、張三姓人士,移往泉州安溪,後泉籍先民又隨國姓爺鄭成功冬渡台灣時,依舊奉祀許遠為守護神,北市木柵景美區高姓人家敬奉尤虔,張巡、許遠成仁後,河南地區民眾感念其忠烈,立「雙忠廟」加以祭祀,以張巡為保儀尊王,許遠為保儀大夫,宋朝時,則封許遠為保儀王,張巡為保儀大夫。因此「保儀大夫」這個稱號有點混淆,或指張巡或指許遠,如何區別?由於張巡是武將,許遠是文官,因此只要觀察保儀大夫的神像,若是手持寶劍那就是指張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