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沿革:
福安宮者,路口厝庄崇奉天上聖母之廟宇也。肇自前清道光丁未年春,彼時該處長者張眛、胡白番兩氏欲謀庄民一氣和睦、連續不怠;因是取聖母普天之下無不信仰,乃集六庄人民計議,立廟奉祀。先用竹造草葺,規模狹小。自是以來,路口厝庄人暫繁、挑夫販竪、集散居常、遂成一小市街;聖母香火亦遂繁興不替。
至咸豐丁未年夏月,張眛、胡白番感時勢之趨向,再招集原六庄之人民,即路口厝庄、斗六甲庄、新庄仔庄、大湖厝庄、溪墘厝庄、鳳凰厝庄、并加入三塊厝庄、田頭仔庄、大灣庄、瓦厝仔庄、水燦林庄、共十一庄。即設定董事十四名:路口厝庄張眛、大湖厝庄井水燦林庄胡白番、鳳凰厝庄林元、斗六甲庄蔡流泗及林紅花、溪墘厝庄鄭炳及黃杞、新庄仔庄鄭坤城、三塊厝庄陳雲、田頭仔庄黃清泉及黃清蔭、大灣庄陳溪泮及陳馬水、瓦厝仔庄陳添等聚首計議,擬改築土壁瓦盖。
妥協後,即聘本庄張彩弇先生主庚盤、立向定;局桑變後,原董事亦略續淪喪。明治辛丑年春,扶朝庄黃論語氏膺任區長,路口厝庄編入輾□之下,唱首募款重修。該廟稍加修飭,宣言為十二庄鎮境大庙宇,旱災水犯、厲疫橫瘟、祈禱靈應,香水繁盛,無遜昔時。比來屢遭風雨飄灑、亦遇回祿為灾,將見傾圮之危。
鄉中有盧及者,即張賜、蔡有財、張清風、傅仲周、蔡學、蔡屯、張廷銅等驚歎沒立庙宇,存廢有關地方之興衰,偶像之崇奉有關民心之善惡。民有信仰,即生敬虔;民有敬虔,即生禮儀。依古以來,神之冥佑不冥佑,姑且勿論。神有所為,民必從之,有如風行草偃,不可制止;足見神力之大,於治安策上不無小補。
噫!事神之道胡可忽諸,所以此庙之關係不甚重且大哉!乃柬邀十二庄有志者同堂協議改築諸事,願各努力不吝。荷蒙州當局府從民願,許可重修。遂訂大正乙丑年春著手興工,增大計畫:加設三穿門,創向天井,添左右迴廊,增塑觀音佛祖、註生娘娘諸神像。
自興工至告俊之日期及神像入座一切吉事,俱託泉州洪潮和裔孫鑾聲先生選擇。斯庙也,巍峨雄壯,丹楹刻丹、縷金耀彩、為地方生色不尠。然事神之道不可以遺訓,而春秋禮祭、敬陳俎豆,能使部落細民嘆觀止焉。所以先民之作,則務要垂諸後世為典範,不得不謹陳梗概,爰以勒石,誌其永久不忘云爾。
北斗街西北斗休園傅仲輝敬撰,路口厝養軒蔡志明敬書。董事張賜、(張)廷銅、(張)清風、傅仲周、蔡有財、(蔡)屯、(蔡)學,顧問吳良銀,書記陳國樑,委員林金水、張槌、黃德龍、黃進德、盧新見、李阿牛、陳得、鄭哲、李冠世。 大正乙丑年季冬之月 日立。
- 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張眛、胡白番兩氏為謀求庄民和睦,取天上聖母為天下共同信仰,集六庄人民計議,立廟奉祀。
- 咸豐年間,張眛、胡白番,再招原六庄,再加新五庄共十一庄,設立董事十四名,改建廟宇。
- 明治三十四年(1901年),修飭廟宇。
- 大正十四年(1925年),重修加設三穿門,左右迴廊,增塑觀音佛祖"註身娘娘。奠定目前廟宇規模。
- 民國七十二年(1983年),再次重修,目前廟宇現況。
沿革碑-大正14年立
捐題緣金碑-大正14年立
重修捐題緣金碑-民72年立
木製捐題緣金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