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沿革:
福口厝此地名原本稱為大湳庄是一大片魚池地,經常有野狗群出沒狂吠,因故被稱為惡口厝這稱呼,大約日治後期由地方百姓改成福口厝,福口厝福安宮守護神溫府王爺的由來,福安宮主委尤文騫指出,根據地方耆老的說法,王爺的神尊是大約在清雍正、乾隆年間,就由郭姓先祖自大陸恭迎來台奉祀。另依據日治大正13年(民國13年)的《宗教的團體台帳》記載,在福口厝一帶有「溫王爺會」的神明團體,且註明,該王爺會創立已有百餘年。
以民國13年往前推算,印證大約在清嘉慶末、道光初年,福口厝早已在奉祀溫府王爺神明了,而對照尤文騫所指稱,王爺金身來台已2百多年的說法,大致符合。尤文騫也強調,雖然王爺神尊早已迎來福口厝,但長期以來,一直是由爐主輪流供奉。
一直到民國80年代,才由尤文騫發起,由庄民出丁錢並向各界勸募捐獻,特別的是建廟募款是定期定額勸募丁口錢,因福口厝庄住戶約只有60餘戶,而建廟經費需要2000餘萬元新台幣,福安宮管委會執事人員們才想以分期向庄民籌措丁口錢,分擔大家經濟壓力並且慢慢建築好一座美崙美奐的廟宇,此方式獲不錯的迴響,同時,庄民許金能亦捐地供廟埕之用,萬事俱備之下,於82年農曆8月初6動工,建廟工程至86年完成,並於當年農曆10月22日入火安座。
多年來福安宮主祀的溫府王爺一直是福口厝庄民忠實的守護神,尤其早年醫術不發達時,王爺更扮演「醫師」的角色,甚至一些疑難雜症也難不倒祂。75歲的洪清炎舉例說,某次,王爺郭姓乩童大姊的兒子,嚴重發燒病危,請王爺跳乩起駕辦事,結果乩童還和他人閒聊,家屬急得如熱鍋上螞蟻,郭姓乩童卻胸有成竹地回以「不會死啦!」後來,經過處理後果真就痊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