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沿革:
廖厝楊厝庄樂安宮,早在民國35年即建了1間磚造的小廟,但當時並無廟名,直到民國75年才正式登記廟名為「樂安宮」,結束「有廟無名」的尷尬處境。相傳楊厝庄的先民,在清康熙59年(1720年)為了躲避滿清朝廷的迫害,渡海來台,準備從事墾荒,但途中遭遇狂風巨浪,船隻面臨隨時有翻船之虞,險象環生,眾人情急抱頭痛哭,正在千鈞一髮之際,隨船的梁夫人媽神像展現「神力」,將船頭扶正,船隻才得以化險為夷,平安抵達台灣。
為了感念梁夫人媽顯靈救了眾人的性命,後來楊厝庄先民就在安頓之後,建「梁媽廳」奉祀,但畢竟因過於簡陋,加上年久失修,終不敵風雨侵襲而毀壞。戰後在民國35年,由許土城等人提供土地,建了1間磚造的小廟,民國81年再於現址重建規模較大的廟宇,2年後完工。
梁夫人媽的神蹟,除了當年化解船難危機之外,據耆老楊海指出,還有1例是,相傳在清末,1群彰化刺桐地區的盜匪到楊厝圧搶劫,梁夫人媽似早已預知此事,之前即「指示」庄民搓湯圓,庄民原感到納悶,但仍依照「神諭」行事,後來盜匪來襲,這些擺在供桌上的湯圓竟神奇的轉為彈藥,將匪徒擊打得落荒而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