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沿革:
本宮始建於清朝道光年間,距今約有一百餘年,主神清水祖師,法號普足,俗姓陳昭應,又稱烏面祖師。是北宋時代福建泉州安溪的高僧。因在安溪清水巖修道,故被尊稱為清水祖師,由於清水祖師得道後,不忘蒼生,每禱則應,多次求雨驅蟲,非常靈驗,故朝廷加封為昭應大師。於本境神蹟顯示仍在清朝紅旗反清,清水祖師顯靈,令身旁兵將協助本里里民禦敵,隔天清晨鄉民在大圳溝旁發現很多紙人,顯現清水祖師庇佑鄉里,非常靈驗,慈悲佑民,恩澤廣披。建宮初期,物料缺乏,難免簡陋,惟神威顯赫,遠播鄉里,庇佑全境善信,福澤全民,同沐聖恩,堪稱本境遷徙先民信仰及精神寄託中心。至民國初年宮牆破損,有倒塌之虞亟待重修,因之各角落長老,有分祇眾神之議,計有東勢頭敬奉中元普渡公、中站朱府王爺、西勢尾清水祖師、過溝仔及後壁厝奉祀刑府王爺,以及全體里民共同供奉天上聖母,輪置全庄四角落筊爐主,職司神駕保管及統籌進香、繞境等各活動,另方面籌建新宮殿堂,擇吉舉辦入火安座大典。至歲次壬子年,部分破壞情形,有損觀瞻,而再次整修。本宮原為開放式廟宇,宮內百年神尊,屢次被竊,旋於歲次辛未年改造密閉式神房,得以保存眾神駕之完整。此次感於本廟堂因年久失修,經委員會提整修之議,幸蒙各界善信共襄盛舉圓滿修建,始有美輪美奐之殿堂,願德安宮眾神,神恩浩大,庇佑鄉里,值此功成之期,特立沿革以誌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