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沿革:
沒有石碑歷史沿革
祭祀無主孤魂的祀廟叫「有應公廟」,又名「鬼祠」,所祭祀的當然是「鬼神」,
相傳台灣開拓之初,到處烏煙瘴氣,野獸、番害又多,生活壓力也大,暴斃在荒郊野地
的屍骨時常可見,這些無屍骨大多是男性屍骨,也就是所謂的「羅漢腳仔」。
先民相信一個人如果死而不得其時、其地,其靈魂將因無法超渡而成為鬼,這些厲鬼
將漂泊於人世間,導致人世間發生許多不幸的事情,因而若發現不知名的死者時,
需加以祭祀。因此,人們一來怕鬼,二來基於好生之德和慈悲心理,撿拾這些無主屍骨
並為蓋祠,集中收藏祭祀稱「有應公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