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沿革:
八卦山位於彰化縣城東門外,範圍涵蓋坑仔內山、鹿寮山、番仔井山,昔時稱為定軍山、望寮山,居民稱為「八卦山」。清嘉慶3年(1798)由知縣胡應魁以彰化的主山,故於縣署後方(城中街一帶)建太極亭,取「太極生兩儀,四象生八卦」之意。
八卦山大佛的原址是「北白川宮親王彰化遺跡碑」,光復後,民國43年成立「八卦山大佛建造促進會」,經向彰化縣政府申請租用公有地,拆除「北白川宮親王彰化遺跡碑」,興建大佛。民國45年3月興工,由許萬枝先生統籌,林慶堯先生設計監造 ,因逢民國48年的八七水災而停工,民國49年地方人士重組「彰化八卦山風景協建會」,民國50年5月完成八卦山大佛。
八卦山大佛的法相莊嚴,佛像係仿日本奈良謙倉大佛的造形。大佛蓮花座直徑14公尺,高約22公尺,為鋼筋混凝土建築,佛像內部共有六層,第一層供奉釋迦牟尼佛、第二至五層陳列佛陀一生事蹟。
民國五十七年完成二邊廂房
民國六十一年開始建築大佛寺,民國六十四年完成四樓建築。
民國六十五年入火安座
2F安座落款(丙辰-民國65年)
3F落成匾額(民國65年)
民國九十一年,由大陸山東曲阜孔子家廟迎回世界三尊之一的孔子聖王像安典禮成,設立大成殿。
陸續於寺前增設雙龍石雕及白象王
大佛寺的重新彩繪、翻修地板等工程
民國九十三年塑十八羅漢,安座在大雄寶殿
加強美化園區及其他周邊設備建立,於民國九十七年九月竣工。
大佛前有一對火獅,係民國52年由新光企業董事長吳火獅所捐贈,民國91年11月大佛與火獅一併登錄為歷史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