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沿革:
大東門福德祠
彰化古城建於公元1815年(清嘉慶20年),共有東門(樂耕門),西門(慶豐門),南門(宣平門),北門(拱辰門)四個門,各有一座土地祠。
日治時期,殖民政府進行市街改正,大正9年(1920年)為拓寬道路,拆除西城門、南城門、北城門,僅剩東城門。 大正11年(1922年)為拓寬陸軍大道(今中山路台一線縱貫公路),拆除原欲保留的東門,因此土地祠僅存慶豐門內一座,即西門福德祠(今中華路上)。北門土地及南門土地祀奉於新建的開彰祖廟,然而東門之土地公無處棲身而暫放城隍廟內。
溫國銘市長任內有感於市內各有西門,北門、南門福德祠,獨缺東門福德祠,遂於民國94年(2005年)5月將暫放於城隍廟內東門福德正神請至原交通隊。
大東門福德祠 歷史沿革 (2012.8.18林宗德 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