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琉球迎王的多元視角探索

小琉球是一個具有獨特魅力的島嶼,除了豐富自然景觀外,更因豐富的人文環境與其交會,形塑為充滿人文與民俗信仰的海上仙山。我們兩位作者在不同的機緣之下,與這顆海上明珠結下不解之緣,也深深為小琉球人為信仰奉獻著迷。我在2006年就讀研究所時因緣際會參與小琉球迎王的部分儀式,後來下科2009年起開始較為有系統田野調查,開啟與迎王內涵及迎王祭典程序的緣分,長期的田野調查過程中,感謝小琉球眾鄉親的幫忙,尤其琉球國中長期對我及團隊提供各項支持。也感謝蘇傳佶校長與蔡文財總幹事自學生時代即給予各種支持與帶領,讓我從懵懂到稍微掌握整體的面貌,深表謝意。

彥伯則是在地子弟,雖然自幼隨父母移居北部,但是常往返於小琉球,研究所畢業後,更是申請回小琉球服替代役,深入紀錄故鄉民俗文化,當時也進行第一次小琉球迎王的全面紀錄。除研究記錄外,彥伯更是進行信仰實踐,加入內司,作為在地子弟的在地實踐與文化傳承,也可以從不同面向進行更深入的觀察,此次專書,就在其帶領下,職司分工合作完成。

本書起源於屏東縣文化資產保護所的2021年小琉球迎王的調查研究與保存維護計畫,後續規劃專書編輯出版與文化資產教材的編輯,是臺灣少數將文化資產保存延伸以系列行動延續的做法,感謝屏東縣政府的遠見與堅持。本書的完成感謝參與調查的夥伴(將在前言中詳述),尤其是鄭華陽老師長期在地經營所提供的支持,以及小琉球各宮廟與鄉親的支持,特別是辛丑正科平安祭典會與碧雲寺三隆宮管理委員會,以及五毒大神、十三太保陣等宮廟與鄉親的協助。計畫與成書過程更感謝屏東文化資產保護所同仁的協助,以及臺灣宗教與民俗文化平臺夥伴們的工作協力,以及眾多親朋好友的後勤支援。

小琉球是個黏人的島嶼,迎王更傳達這樣的魅力,所以在沒有任何經費與資源挹注下,長期不斷進行在地的紀錄,也曾製作拍攝過紀錄影像,希望能為這熱情島嶼盡一份心力。因緣際會與彥伯博士、華陽老師與至堉、乃正、柏祥在艱困的疫情期間,透過不同面向的觀察,開啟更深入的調研,本書即是本階段的成果之一,期待為迎王祭典留下更多的紀錄。本書因為篇幅限制,也需轉譯為大眾讀物,無法完整呈現團隊調查成果,但作為首次將小琉球迎王全面介紹的書籍,希望透過拋磚引玉,逐步累積更多調查研究,也希望更多人投入長期觀察,為豐富多元的小琉球迎王留下更多紀錄。

洪瑩發

政治大學華人宗教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

陳彥伯

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史論組博士候選人

1011201917_01.jpg

海洋文化與信仰實踐:小琉球迎王繽紛的民俗文化

小琉球三年一科之迎王平安祭典,在丑、辰、未、戌年舉行,其儀式從籌備到迎王、送王,過程所經歷的時間在一年以上,大致有「籌備」、「中軍府安座」、「建造王船」、「王醮法會」、「港口海巡」、「請水過火」、「迎王出巡」、「祀王宴王」、「遷船遶境」,以及「恭送王駕」等過程。日治時期前為參與東港迎王儀式,後因各種因素而獨立辦理,退出後全島遶境一段時間,並於1982年(民國71年),撿拾混元法舟,又經商議後決定於1985年(民國74年)正式舉辦迎王祭典、建造王船以及迎送代天巡狩。過去因三隆宮曾經參與東港迎王,加上兩地居民關係密切,於是地方便決議參考東隆宮科儀進行的方式,以道教融合儒教禮儀,開始建立自己的儀式與流程,並且逐步發展具有自己特色的迎王平安祭典。

小琉球迎王平安祭典為臺灣迎送代天巡狩儀式中的重要代表,除規模盛大外,其全島的高度動員,是臺灣進入工商社會後,少見對於民俗活動的高參與率。小琉球迎王於戰後初期開始籌辦,隨著臺灣社會與經濟的發展,越加豐富多元,也因其著重漁業與海洋的島嶼特性,形成獨一無二的迎王文化。包含其儀式開始的海巡儀式、送王後的拜海墘、迎王儀式中的遶境路線、海洋與漁業民俗等,都說明小琉球迎王儀式是以海洋文化為其核心。

因其豐富多元的儀式內涵,以及獨具海洋特色的氛圍,「小琉球迎王平安祭典」於2010年(民國99年)5月6日(屏府文推字第0990111402)指定為屏東縣無形文化資產,並於2021年推動調查研究與保存維護計畫。2023年,屏東縣政府依據保存維護計畫原則,開展調查研究出版與小學文化資產推動計畫,本次調研成果專書出版,即是計畫成果之一。當時推動小琉球迎王平安祭典調查研究,是因祭典擁有豐富的文化內涵,但是因其地處海島,歷年雖有相關的調查研究出世,卻較缺乏完整性的調查與梳理,因此屏東縣政府方開啟上述計畫,本書即立基於當次田野調查研究成果之上,並輔以團隊成員的長期調研觀察,加以梳理與改寫完成。

小琉球迎王祭典雖有相關資料與研究,但因其起源與發展脈絡眾說紛紜,前期耗費頗多時間進行資料爬梳與田調,又遇全球肺炎疫情,皆讓計畫執行進度有所變異,後因疫情解封造成國旅爆發,使耗費資源大增,所幸一開始即採用在地夥伴合作的工作模式,所以仍將計畫順利完成。另因籌備與儀式進行時間長達一年,而祭典的核心儀式也長達十天,更需在地協力與團隊分工進行,當時團隊由政治大學華人宗教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洪瑩發擔任計畫主持人;計畫共同主持人由兩位琉球子弟擔任,一位是就讀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系博士班、同時擔任祭典內司的琉球子弟陳彥伯,以及任教於琉球國中的鄭華陽老師,本身亦為王船組成員。計畫運作希望能透過學界與在地研究者的通力合作,以多元且嚴謹的態度逐步釐清複雜文化脈絡。當時團隊亦邀請李豐楙院士、邱彥貴教授、林振源教授擔任顧問,並邀請李至堉、王乃正、吳明勳、陳柏祥、周軒宇、李佩儒、林宣佑、洪晨嫣、洪麗雯等人協助田野調查研究工作;並且由許評註、李永倫、洪瑩發、陳彥伯、鄭華陽、李至堉、王乃正等人,負責主要攝影紀錄,本書影像即多由上述夥伴協助完成攝影工作,呈現當年儀式情況。

本書內容由洪瑩發與陳彥伯主要負責撰寫工作,但是研究內容也得力於上述夥伴的紀錄成果與協助,內文的歷史沿革與籌備、民俗儀式部份等多由洪瑩發、陳彥伯負責,王船建造與相關儀式由鄭華陽、洪瑩發完成;籌備與陣頭部分由李至堉、王乃正、李佩儒、林宣佑、洪麗雯等人分工協助,道教儀式由林振源、周軒宇、洪瑩發共同完成,內司與祭典儀式由陳彥伯完成,並由全體夥伴共同於迎王期間協助各項繁複的田野調查工作,共同完成這科龐大的田野紀錄與研究工作。

本書為轉譯成大眾閱讀版本,得以親近社會大眾,因此需刪節部分成果,將十餘萬字的調查研究報告稍加簡化。另外,為了讓社會大眾有系統地了解小琉球迎王,因此將原有架構進行調整,先行簡介迎王基本知識與架構,包含小琉球環境歷史與民間信仰、迎王歷史與變遷等,再來則依據籌備與儀式時序,分別介紹迎王組織與籌備、王船與建造過程、三朝祈安法會、請王與遶境、王船儀式與送王等,透過不同儀式面向,逐步解析小琉球迎王儀式與民俗,最後則總結小琉球迎王文化資產的特色與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