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玉君(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俄羅斯典藏晚清木版年畫》主編)
因為上個世紀的政局,使得台灣與俄國的關係並不密切,連帶的,大家對俄國的文化與文學也感到陌生,更遑論俄國漢學界的人物及成就。然而俄國漢學家阿理克(1881 – 1951),卻是一個不能不認識的名字。
俄文名為Василий Михаилович Алексеев,阿理克畢業於彼得堡大學東方學系,學習成績優異,對於中國文學及文化有高度的熱忱。他曾數度到中國考察研究或講學,其中一次與法國漢學家沙畹一起遊歷華北各省,考察碑記文獻。在這一趟旅行中,年輕的阿理克儘量的記錄了各種見聞。這些記錄後來發表在他的《1907年中國紀行》(原名《老中國》)一書中,字裡行間可以看出他對各種文化現象的高度好奇。
阿理克中國行的「有形」成果,最重要的是他傾一己之力所搜集的近四千幅年畫。他在彼得堡大學就學時就曾經接觸過中國年畫,並且被其中奇特的構圖深深吸引。阿理克知道年畫蘊藏了豐富的民間知識,因此他不辭辛苦的托人探問,以便寫下畫中寓義。這些筆記成為他後來研究年畫內容的紮實基礎,阿理克也是世界上第一個以科學方法研究年畫的學者。
但阿理克在俄國漢學界更為知名的是他在譯述中國文學作品上的成就。阿理克的碩士論文題目是《司空圖的《詩品》的翻譯與研究》,顯示他一向都看重文學的翻譯議題。他主持翻譯的《中國古文經典》,其中收入數百篇中國古文作家的作品,是以俄文瞭解中國古代文學的重要資料。自年畫開啟的民間知識視野,也使得阿理克涉獵中國神話與宗教。或許是因為對民俗的興趣,他後來翻譯了蒲松齡的《聊齋誌異》。
阿理克自1910年起,即執教於聖彼得堡大學東方學系,40多年內作育了許多新一代的優秀漢學家。阿理克並曾先後擔任諸多館藏東方文獻及文物的博物館的研究員,他勤於著述及發表,留下了大量的學術成果。
1926年,阿理克當選蘇聯科學院院士。日後並長期主持蘇聯東方學研究所中國研究室,是奠定並形塑當代俄國漢學的重要學者,影響深遠。比如研究台灣原住民神話故事相當知名的俄國漢學家李福清(B. Riftin,1932-2012),讀大學時便曾受到阿理克的影響。
阿理克的書房命名為「不慍齋」,取《論語》中「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的寓義。在他的墓碑上,不但刻有「不慍」二字,還自作了對聯:「誠意格物心十寛體胖,孜孜不惓教學相長」總結自已一生的事業。
延伸閱讀:影響俄羅斯繪畫風格的晚清木版年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