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玉君(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

挨粿(立石鐵臣版畫,圖片來源:http://da.lib.nccu.edu.tw/ft/?m=2303&wsn=050302

▍冬至是古代的新年

冬至,臺語讀如tang-tseh,其實「至」的臺語發音是tsì,冬至理應讀作tang-tsì才對,但很少有人如此發音。考察臺灣舊有的文獻,會發現tang-tseh理應是「冬節」二字。相對於夏至的臺語讀成hē-tsì,冬至卻是「冬節」,「節」這個字似乎也強調了冬至的特殊性。

首先,冬至之所以稱為「節」是因為它和清明一樣,是二十四節氣中少數兼具「節氣」及「節日」性質的日子。它們不只是作為一年中太陽紀曆的24個端點之一,在合乎自然時令的養生原則之外,又發展出祭祀祖先等具有歷史人文意涵的豐富民俗。

其次,即使與其他節日相比,自古以來冬至的地位也與眾不同,不但又稱「亞歲」,還有句俗話「冬至大如年」,是說冬至的重要性若非略次於過年就是和過年一樣。大如年的冬至對於只剩下吃吃湯圓應景,已經不太重視冬至的臺灣人而言,實在難以想像。

大家都知道冬至是太陽直射南回歸線,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長的日子。照中國人的陰陽信仰看來,既是日照最短,相對的陰氣也最強,陰氣強則鬼魅疾病趁虛而作。這麼一個危險的日子,很難跟新年聯想在一起。但若是換個角度來理解,正因黑暗的力量及陰氣達到極限,物極必反的結果就是長久以來逐漸衰退的陽氣也自此悄悄萌發茁壯,換言之,最黑暗的日子也就是最有希望的日子。太陽從夏至之後一天一天的離北半球愈來愈遠,幾乎讓人感覺日照即將永遠消失,然而只要過了冬至,那溫暖陽光又逐漸的歸來。所以冬至實為一慶祝太陽新生的日子。將慶祝太陽新生的日子作為新年的開端豈非十分恰當?

中國周朝就是以冬至所在的十一月作為新年正月。雖然到漢朝以後又改回以一月為正月,但是古老的周朝以冬至為新年的記憶及風俗一直保留下來。漢代的冬至習俗幾乎完全比照新年,同樣都要灑掃房屋,祭祀祖先及親友之間互相拜賀。宋代人甚至說「肥冬瘦年」,意思是冬至要過得比新年還豐盛。這古老的記憶還以另一個方式保留在我們的習俗中,許多讀者小時候一定聽大人說過:「吃了冬至湯圓就多了一歲」,原來是因為冬至就是周代的過年,當然過年就多一歲了。

→→延伸閱讀:林茂賢:過年民俗想看覓|不要用北京習俗解釋臺灣年俗
▍冬節浮圓仔

冬至煮湯圓,臺語稱為「浮(phû)圓仔」,因為湯圓下水煮熟了之後會浮起來,用「浮圓仔」比「煮圓仔」要來得生動許多。冬節浮圓仔,對臺灣人來講似乎天經地義。但是與中國的北方相比,南北的飲食風俗大不相同。北方人過年過節較時興吃麵食,像包子、水餃、餛飩。南方人就吃較多米食,像糕、粿類等等。

冬節圓仔用糯米磨漿(挨粿),瀝去水份後,以粿粞(kué-tshè生糯米粉糰)去搓湯圓。由於製作費時,一般都在冬至前夕就完成,以便次日拜公嬤時供祭。現代人大部分都購買現成的湯圓,吃湯圓的時間也就變成了冬至當天。最傳統也最簡單的湯圓是紅色、白色的小顆湯圓。煮成甜湯。有人說紅的是金,白的是銀,一碗湯圓有紅有白,就好像整碗的金銀財寶。若是客家人的湯圓,一樣用小顆湯圓,但是用油蔥、香菇爆香,加茼萵下去煮鹹湯,湯頭用料香氣十分濃郁。另外也有包肉餡的大顆鹹湯圓,煮湯的時候加冬天盛產的茼萵、菠菜,湯濃饀腴,鹹香誘人,實為臺灣小吃中之一絕。至於現在商業廣告中包花生、紅豆、芝麻那種甜餡的大顆湯圓,反而不是臺灣在地的冬至湯圓,比較可能是1949年以後才隨著外省移民傳進來的新民俗飲食。

圓仔湯(立石鐵臣版畫,圖片來源:http://da.lib.nccu.edu.tw/ft/?m=2303&wsn=050302

過去臺灣農家也在冬至用粿粞捏作豬、雞、鴨等等牲畜的模樣,再用紅花仔米(天然紅色染料)來點綴染色,叫做「雞母狗仔」,這是一種祈求家裡飼養的牲畜能養得很強壯的祝願。而且冬至湯圓搓好,還會去門、窗、井邊、豬圈這些地方,每處都粘一顆湯圓。這也是上古時期家宅「五祀」習俗的遺留,在歲末冬至的時候敬供一顆湯圓,算是感謝他們一年來的服務。最特別的是也會在牛角上粘一顆湯圓,據說冬至節是牛的生日,當天讓牛休息,請牛吃湯圓感謝牠一年來勞苦耕作的貢獻。

→→延伸閱讀:洪瑩發:過年放假,神明也宣布停止上班上課

冬至湯圓的另一種作用在於遊戲占卜,吃湯圓的時候,每匙舀兩顆,到最後碗裡剩下的若是單數,就算賭輸了。另外,粘在門窗、豬圈等地的湯圓,待其日後乾燥,少婦會拿一顆湯圓去用炭火來烤,等湯圓受熱膨脹起來,看它裂開的形狀是突出來或是凹下去來預測未來會生男或是生女。不管是「雞母狗仔」,或是用圓仔占卜生男生女,都是冀望新的一年人丁、六畜興旺。由於這與現代人的生活已經沒有什麼直接關係了,因此已消失殆盡。

湯圓的形狀帶有吉祥的寓義,可以代表家人團圓,事物圓滿。(楊玉君攝)

湯圓的形狀,可以代表家人團圓,事物圓滿,本身就有吉祥的寓義。但冬至的飲食除了最主流的湯圓之外,淡水在冬至也吃潤餅、刈包。臺南在冬至也吃一種糯米粉皮裡面包肉餡或素饀的餃子型「菜包」、「菜粿」(澎湖稱為「菜繭」)。原本的傳統作法都是以糯米作皮,近年來有店家為了拿取方便,改用麵粉皮,古風之失落令人一嘆。冬至還是臺灣海峽烏魚漁產最豐富的時機,在冬至前後,烏魚大批南下,到臺灣西南沿岸的海域產卵,此時的烏魚最為肥美,俗話說:「冬節吃烏正當時」、「鹹水烏較嬴雞肉箍」,正是冬令進補的入菜的好食材。

冬至菜包(楊玉君攝)

▍慶祝光明戰勝黑暗的紀念日

冬至既然有慶祝太陽新生的意義,類同的思惟應也存在北半球的其他文明中。事實上,世界很多文明的確都是如此認知冬至與太陽的關係,也各自有相對應的節日習俗。英國蘇格蘭的巨石陣,每年在冬至都有大批群眾聚集,迎接當天的日出。伊朗人稱冬至為Yalda,意思是「新生」,在這天晚上大家燃起篝火,遶著篝火跳舞,並且以豐富的飲食來慶祝新生的太陽、以及光明戰勝黑暗。約在十二月下旬的猶太教的光明節(Hanukkah),雖然結合了獻殿的傳說,它的時間點以及紀念的方式(在menorah燭台上一天點一支蠟燭,連續八天)都暗示了它是個起源於冬至的節日。

→→延伸閱讀:溫宗翰:過年的由來│追溯一段臺灣人神相挺的古老故事

又如現在不論是否基督徒都在慶祝的耶誕節,其前身也是冬至。基督教在十二月廿五日慶祝耶穌誕辰,然而耶穌誕辰並無可考的文獻記載,羅馬教會是在耶穌去世數百年後,在公元五世紀時才指定十二月廿五日為耶穌生日。這一天原本是古羅馬既有的冬至節,於是這個慶祝冬至太陽新生的日子,意義被轉變成為慶祝基督新生的節日。教會的耶誕節佈置突顯出馬槽中的「新生」嬰兒耶穌,耶誕樹上掛著亮晶晶的燈飾,則以另一種方式呈現出慶祝「光明」的含義。

現在,你是不是相信了?冬至真的是個普天同慶的光明節啊!

(本文同步刊載於「獨立評論@天下」)

20161220首發於民俗亂彈冬至:普天同慶的光明節 – 民俗亂彈 (folklore.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