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玉君( 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兼媽祖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

你可知道今年除夕剛好也是節氣立春?

你可知道立春是24節氣之首?

大家都知道節氣有24個,記憶卻多半湊不齊24節氣,更遑論節氣的時令順序。有很多人以為節氣是以陰曆/農曆計時,殊不知所謂的農民曆是陰、陽合曆,不但有陰曆記日,也有每隔十五天的陽曆節氣。

現代人對歲時的認知如此薄弱,除了明顯的脫離農業社會的生活節奏之外,未能正確認識歲時的內涵也是主要的原因之一。很常聽到的一種錯誤觀念就是:「節氣是中國黃河流域的氣候現象,與台灣沒有關係。」這話只對了一半,節氣的「名稱」確實是在戰國時代就形成於中國的黃河流域,然而節氣的「內涵」與一時一地的生態緊密相連,遠比固定的節氣名稱要來得多元。台灣人對節氣的認知落差是因為節氣知識的流傳分書面與口頭兩種途徑,受一般教育的人剛好都錯過了接收正確訊息的管道。二十一世紀前,在台灣談節氣的著作仍然都在重覆著《禮記》〈月令〉篇裡的物候,以講經的心態說明「東風解凍」、「魚陟負冰」等固化的、完全與台灣的生態無關的現象。另一方面,自台灣的生態中萌生出來的節氣相關俗諺以本土語口傳的途徑,在民間持續流傳。然而由於本土語言在二十世紀中期被過度打壓,加上官方政策重工輕農,以本土語傳承的歲時農諺遭遇斷層,六十歲以下的人普遍無法流利使用本土語與長輩交談,也未能接收到俗諺中的節氣知識。

所以,有那麼多人認為節氣是「是中國的」、「與台灣沒有關係」實在是一整個世代的知識落差。因為你只要去問一下農友們,就會知道節氣在他們一年的農作中還是占有一個標識時程的意義的。認識節氣,應該自與該節氣相對應的自然現象開始,尤其是動植物生態的時令變化,即「物候」,其次則可關注農漁產業在一年節氣間的相應勞務。

立春是官方勸農的重要日子

24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立春,約在陽曆2月3日到5日之間(今年落在2月4日正好與陰曆的除夕同一天),此時冬天接近尾聲,可以開始規畫新年農作,自古以來就是官方勸農的一個重要日子。立春迎春氣本是天子四時出郊迎氣的禮制,又結合了歲末大儺出土牛的儀式,形成了奉行上千年的立春迎芒神、打春牛的禮俗。立春迎春的禮俗,意在鼓勵農人勤於耕作,所以過去從天子到地方官都得慎重其事。芒神是草木神,在立春的儀式中代表著掌管農業的神明。牛則是耕田的動物勞力。迎春禮中,官方代表得先對芒神行祭拜禮,然後象徵性的持鞭擊打春牛(通常是竹紮紙糊而成),象徵驅使耕牛犂田。在有些地方,迎春禮還會結合「籍田」禮,祭祀代表也象徵性的推幾下耕犂,表示官民上下都勤於務農。鞭春(牛)或打春(牛)儀式完成後,民眾會一湧而上,爭相扯下一小塊春牛,據說以之埋在自己的田裡可以使得作物豐收。

曾經奉行千年以上的立春迎春禮在帝制結束後也走入尾聲,不過芒神和春牛的組合則以圖像的型式繼續的留存在民間的曆書中。過去的農民曆都會附有一張「春牛圖」,其中芒神的造型與春牛的相對位置等等,都根據該年度的天干地支及相對應的五行而有不同的畫法,其圖像甚且作出對該年度的氣候概況及收物收成的預測,其換算規則極為繁複,略舉數例如下:春牛與芒神的相對位置,代表該年度陰曆的春節與陽曆的立春的前後順序。例如立春若在過年前,則芒神站在春牛之後,反之則顛倒。而春牛的尺寸也有相對應意義,身高四尺,代表四時,身長八尺,代表八節,尾長一尺二寸,象徵十二月,鞭長二尺四寸,象徵二十四節氣。芒神的年紀則依該年度干支而定,有兒童、青壯年、或老年等不同面貌。

由於氣候概況與五行干支年年不同,所以理論上春牛圖應每年造型都不相同。然而陰陽五行的推算畢竟不是人人擅場的知識領域,因此民間自有一套簡化過的認知模式。芒神的穿著因而成了詮釋集中的空間,芒神戴斗笠與否,表示該年度天氣是否炎熱;如果芒神赤足又捲起褲管,那就預示該年度雨水充足,芒神若穿鞋且褲管放下,表示該年度會比較乾旱。

農民曆(或稱通書、通勝)中的芒神春牛圖之外,另外在年畫的脈絡中,也有一種裝飾性較強的春牛圖。這種春牛版畫以傳達吉利訊息為主,不再實際對應到具體年份的陰陽五行。畫面盡量呈現民豐物阜、五穀豐登的富足景像,芒神一律赤一足,一足著履,昭示來年風調雨順的溫和氣候。

除了單純的春牛圖年畫,也有介於農民曆及年畫之間的曆畫,在春牛圖之外,還搭配了當年度的簡單年曆,其中最明顯的就是24節氣對應到的陰曆日期。

天津的春牛圖

這幅天津的春牛圖中左側有春牛及芒神,春牛背上馱著財寶,芒神就是標準的赤一足造型。畫面右側呈現的是清代地方官著官服至東郊迎春的場景,一名衙役屈一膝半跪向地方官「進春」,報告立春時刻已到來。由他手捧的春字中冒出雲霧狀的框格,中間即是該年度的年曆(本例中的光緒三十五年實際上並不存在,因為光緒駕崩於三十四年十一月,此細節顯示年畫作坊提早印製年畫,來不及應變)。

上海的春牛圖

這一幅上海的春牛圖的構圖就十分熱鬧,除了有內嵌各色花卉的「天子萬年」居中外,畫面上方有一對土地公、土地婆狀的男女,一手持筯、一手捧碗,旁邊寫著「靠天吃飯」,明確的寫出節氣與農作的關係。下方的春牛左右各有春官及一位「看財童子」。兩旁有作西域胡人裝扮的八蠻進寶、巴斯(波斯)獻寶。寓意結合了迎春及發財的祝願。更特別的或許是在節氣表之下的「禮拜期」,留下了中國接受西曆七天一禮拜的歷史見證。

你想要收集俄羅斯宗教歷史博物館典藏的木版年畫與春牛圖嗎?

訂購連結:博客來讀冊生活金石堂網路書店三民網路書店

作為一年節氣初始的立春,在飲食方面與其說是講求美味,不如說是著重在以飲食迎春的象徵意義。中國北方在立春時吃生蘿蔔,稱之為「咬春」,因為此時蘿蔔盛產,品質極佳,人們相信立春吃了蘿蔔,全年都可保健康。與咬春吃蘿蔔意義類似的是立春日吃生菜,取其迎新之意。若是準備各種春天生菜細切,佐以蔥韮等辛香植物,以春餅捲而食之,稱為春盤。杜甫詩〈立春〉中有一句「春日春盤細生菜」,蘇軾也有一首〈送范德孺〉提到「青蒿黃韮試春盤」,說的都是立春日吃生菜、春餅、春盤的習俗。立春咬春、吃生菜春餅的習俗,很可能就是現在台灣在清明節時吃的潤餅的前身。

立春吃生菜

曾經隆重到天子要親自參與的立春迎春禮,在帝制結束後被自然的淘汰了。民國初建改變曆法,以陽曆作為官方用曆,將元旦一詞從原先指稱的陰曆新年挪給陽曆新年使用,又將陰曆新年改名為「春節」,以往民間稱為立春節的立春,在名稱及內涵上都被春節部分挪用,立春的定位變得模糊、重要性因此日益衰退。節氣要如何與現代生活再度結合?民眾的時令感要如何提昇?將有待我們開始努力,建立一套台灣在地的物候。

20190203首發於民俗亂彈二十四節氣之始:立春 – 民俗亂彈 (folklore.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