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玉君( 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兼媽祖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

在農業社會的時代,自臘月中到正月底,年節氣氛發展的強弱就像個M字型,在臘月中漸漸攀高進入準備過年的興奮,在除夕、新年兩天達到慶祝的高潮,也就是M的第一個高峰;其後初五隔開後,年節氣氛熱度稍減,到了初九天公生後又往上微幅攀升,直到正月半再度衝上M的第二個高峰,節後幾乎就要馬上恢復平日從事本業的生活節奏。

這個為年假劃上句點的元宵節,是為新年作各種祈願的最後一個日子,舉凡求財、求婚姻、求子、求平安、求事業、求健康等種種在新年期間進行的祈願,也會在元宵時達到最高潮。

嘉義朴子的配天宮在元宵時有一種求子祈花的習俗,想求取子嗣的夫妻會來到配天宮向媽祖卜問,以求得代表子嗣的一朵花,白花代表生男,紅花代表生女。配天宮的求花/子有相對應的樸仔媽靈感賜子嗣的傳說,不過在新春至元宵期間以求花作為求子象徵的習俗分佈頗廣,並不只限於朴子。

以花代表子嗣尤其是一種潛藏在民俗思維中的一套隱喻系統,普遍存於與生命階段相關的信仰儀式中。這一套隱喻系統的中心是每個人在靈界都有一株本命樹,樹的榮枯攸關個人運勢盛衰。一個人命中有幾個子女,他的生命樹上就會有幾朵花。以花喻子嗣的例子,除了上述配天宮的求花,俗文學的歌仔冊中有一本《十月花胎歌》內容也是以花指胎。

圖片出處:http://cdm.lib.ntu.edu.tw/cdm/ref/collection/kua-a-tsheh/id/33769

在信仰的想像中,靈界有個花園,裡面代表各個生命的本命樹會開花。而且有花公、花婆兩位神明,負責送白花或紅花給求子的夫妻,生下子嗣後,花公花婆也會保佑嬰幼兒。是以未成年的兒童到十六歲之前,稱為「花園內」,一旦滿了十六歲,就可以「出花園」,不再是兒童神明(臨水夫人、花公花婆、床母、婆姐等等)所保護的對象了。

圖片出處: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5e/3f/03.html

而因為本命樹開不開花,或是開的是白花或紅花都是命中註定的,因此久婚不育或是求子有偏好性別的夫妻也會去求助儀式專家,為他們進行「探花欉」甚至是「栽花」、「換花」的儀式。「探花叢」就是請儀式專家為當事人前往靈界查看本命樹上是否有花朵,若是本命樹枯萎未有花,則可請儀式專家代為新栽一棵本命樹,稱為「栽花」,期待新的本命樹可以茁壯開花。若是本命樹上的白花、紅花與夫妻預期的子女性別不同,還可以進行「換花」儀式將花朵改成自己想到的性別代表色。

若逢個人運勢不佳,或是身體欠安,則有「楗花欉」(或寫作「弓花欉」)的儀式可以協助解決問題。楗,台語發音為king,意思是「撐起」、「撐住」。楗花欉的想像是本命樹生病了,連帶影響個人的健康或運勢,因此藉由儀式進行來扶助、支撐可能紮根不穩、搖搖欲墜的本命樹。好像我們常看到剛移植的樹木都需要有支架支撐一樣,楗花欉就是在靈界支撐本命樹的支架。

楗花欉儀式所用的花欉(作者提供)

從事樹木園藝業的人都知道種植或移植樹木必須在春天,因為春氣萌動,萬物滋長,求花祈子在春天也是同樣的道理。

今天正月半,新年的祈願活動已將近尾聲,新年也要好好照顧自己的本命樹喔!

20190219首發於民俗亂彈花樹下:你的本命樹最近澆水了嗎? – 民俗亂彈 (folklore.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