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2018年臺灣臺南佳里金唐殿與馬來西亞馬六甲干冬清華宫展開一系列的宗教文化交流,將臺灣的王爺信仰文化與王府行儀等信仰文化帶往馬來西亞交流,雖然清華宮同為閩南移民的信仰文化,但數百年各自所建立的在地特色與習俗,在交流過程中如何調適與互動,成為民俗跨國流動的重要議題。所以本次中央研究院空間視野與地方知識研究群召集,包含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地理資訊科學研究專題中心、靜宜大學臺灣研究中心、台灣淡南民俗文化研究會前往全程記錄,預計將作為相關出版之用,但為紀念此次重要且具意義交流活動,先與民俗亂彈合作系列報導,茲將重要訊息傳遞給各界。(編輯/洪瑩發)
圖文:蔡承甫(政治大學宗教學研究所碩士生)
本次馬六甲干冬清華宮啟建三朝祈安禮斗醮典,雖然是由馬來西亞當地所辦理,但除了王府儀式外,也還有道壇與五營組負責相關科儀,也為此次祭典重要部分,故特別完整記錄之。
禮斗:三朝禮斗清醮
本次清醮由麻坡德真壇侯印展道長主壇。德真道壇承習自侯印展道長的外曾祖父,由中國原鄉南安遷移至此。是麻坡地區重要的道教世家。侯道長繼承淵博家學,更精進自身道法。於龍虎山祖庭拜授太上三五都功經籙之職,派法號侯羅展。在當地不管是廟宇的清醮禮斗,或是度亡功德,都深受民眾肯定而處處演法。
此次禮斗三朝禮斗清醮,實際上是三天半的科儀安排。農曆七月初十晚間六點發奏表文,號令雷霆申發文函,布達十方,三界禮斗法會即將開始,周知上聖高真臨壇。隨即敕水淨壇,道長默召四靈鎮守壇場,內運真氣誦念密咒俾使凡水化為聖水,淨洒內外束使清淨,最後封一切厭穢於艮方金井之中。後啟師請聖,恭迎諸天聖駕,列聖仙真將臨凡塵,證盟醮功。當晚深夜,於三界壇前,恭請玉皇聖駕〔俗稱請天公〕。至此當天科儀圓滿,隔天一早正式拉開三朝禮斗清醮的序幕。
三天的科儀中,配合王府行儀,故每日早午晚各有「道官覲朝」,其科儀內容皆為三獻敬科儀加上宣讀疏文。三天法會中,穿插念誦五斗真經,關祝萬靈聖燈、百神聖燈、本命神燈。每日晚間,舉行七星橋儀式,信眾手持代人,在道長帶領下,度過七星橋,為自己消災祈福。
第二日下午,進行解連科儀,焚燒解連錢為信眾消災解罪。最後一日上午,信眾敬備全豬叩答天恩,也就是俗稱的〔拜天公〕。中午演禮十獻科儀,透過道長的肢體演譯,表達向眾神敬獻之意。下午舉行通誠正醮科儀,通過此儀式,希冀向眾神言功,祈求建醮之後合境平安。並於榜前設神宴一席,酬謝三界符使,四值使者。當夜普施孤幽,燒衣分食。最後奉送諸天聖駕,三天的法事正式告終。
結界護壇:清華宮五營組
道壇前方設有五營壇,供奉紙紮五營兵將。由廟中五營組負責每日法事,每日晚間召營,巡內外營,犒軍以及請神降駕。整齊的鑼鼓聲,與請神咒相得益彰。朗朗的誦咒聲中祈禱神靈降壇。象徵五營的五位法師,手清香令旗,身上披掛法索。巡視五方五營。為保法會境域平安,清華宮的五營總共分為三組。第一組為三界壇下方之紙紮五營。第二組則是設置在牌樓內廟地五方。最後一組設立在牌樓外。透過這樣的排置,確保境遇都有受到五營兵馬的護佑。為了延續小法團的傳統。清華宮致力於青年小法的培養。法本上皆是國字,但旁邊標有拼音字母。由此可知,新一代的小法,雖然對於漢字熟悉程度不是很高,但依然很努力的學習,讓這個傳統源遠流長。
嘗聞禮失求諸野,道長們與五營組在法儀的安排與口音的表達,都盡量保有原鄉的樣式,我想這就是此言之意。雖在南洋卻能將傳統的儀式傳承,實在難能可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