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刊於:人文與社會科學簡訊 22 卷 2 期.110 年 3 月 原文下載

防疫、「防議」與「防異」:一個來自現場的觀察

    20202月,華人世界正在歡度農曆新年,臺灣眾多的民俗宗教儀式也在新年與元宵節熱烈展開。在此同時,全球新冠肺炎疫情逐步升溫,臺灣仍算是在平靜中度過。但隨著世界疫情的急速擴展,臺灣的社會氛圍也迅速轉變,對於各種大型集會與活動有著更多焦慮,公眾也開始討論各種宗教儀式是否應該舉辦。大甲媽祖進香與白沙屯媽祖進香的「行不行」突然成為社會的熱門議題,也影響了主辦宮廟的決策。另外,各地暴增的各種驅瘟法會,或是將儀式活動改變,增添防疫除瘟,顯現臺灣民間信仰的迅速反應與調整。

圖片2.jpg

    當代臺灣民間信仰的「中央/地方」,或是「政治/宗教」結構,承襲自明清移民將相關的「官/民」結構移入臺灣,雖然有在地化的發展特色,但是與華人傳統民間信仰「官/民」結構類似,呈現出高度「王朝官府」與「地方社會」之間的緊張關係。其次,在當代更是加入媒體與網路作為第三監督者。民間信仰長期以來受到的「治理規訓」及當代的「媒體壓力」是我們近期關心的議題。當新冠疫情開始萌芽時,我們即發現此次與SARS的疫情不同,影響範圍與規模更大。作為研究者,我們立即投入記錄,發現民間信仰的防疫工作,重點在「防議」與「防異」[1]。亦即,避免被社會大眾議論與異議,成為民間信仰防疫的主要動能,也是本文題目與主旨所在。

    民間信仰與疫情關係最大與最被關注的是媽祖信仰,因為其聲量與參與人數都是臺灣宗教活動之最。尤其媽祖進香儀式,在臺灣學界有長期的研究成果,從香火理論到「禁止金香炮」皆有精彩的研究論述。因此,身為研究者與參與者,我們即刻進行記錄與觀察當代民間信仰如何面對疫情?尤其是大甲媽祖進香信徒是否「如期上路」[2]?傳統的研究架構能否面對新世代疫情下的民間信仰?

[1] 「防議」是防止社會的議論,「防異」則是防止不同的意見。在防疫過程中,民間宮廟所面對的壓力與注目,比其他運動競賽或是藝術文化等公眾場所是更引人注目,也承受更多的壓力。

[2] 大甲媽祖原定進香時間為國曆47日出發,因防疫而延期。媽祖雖沒有出門進香,卻仍有數百名信徒按照預定行程,走上沒有媽祖陪伴的香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