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巡四境:臺灣迎請「代天巡狩」儀式芻論
洪瑩發(政治大學華人宗教研究中心約聘助理研究員)
臺灣王爺信仰興盛,其中又以迎請代天巡狩儀式最為特別,其儀式為想像模擬古代官府制度,在臺灣各地形成迎接由上天派出的使者(王爺)的儀式,各地區也有不同的方式與習俗,本文整理田野調查資料,為臺灣重要的迎請代天巡狩建立初
步的輪廓,將各區的特色以及儀式概況進行記述,並討論其基礎意涵,作為理解臺灣代天巡狩儀式的初步討論。
(一)「王船信仰」與「迎請代天巡狩」名稱與觀念上的討論
台灣對於迎請代天巡狩的儀式,在媒體與觀光需求的長期宣傳下,多數民眾都聚焦於「王船」,因為有一完整象徵物,尤其在燒王船時,吸引大量拍照與看熱鬧的民眾,也常誤以為這是活動的全部。殊不知「燒王船」(送王),只為迎送代天巡狩繁複過程的一部分,況且迎送請代天巡狩,不一定是「有形」的船。甚至將多元複雜的儀式認為是「王船信仰」、「王船祭典」,誤以為是在拜王船而已。筆者認為「王船信仰」,精確來說應該是「王船習俗」,王船習俗是指廟內「永祀王船」的習俗,以及衍生的相關儀式與習俗,其祭祀重點是在漁船與船上的神靈(頭目公、總趕公、水手爺等)。但是絕對無法用「王船信仰」來窄化整體的迎請代天巡狩的儀式。
迎請代天巡狩的儀式包含從迎請、祭祀、遶境到送王等數個儀式環節構成,部分區域還辦理醮典、王府行儀等複雜的祭典,臺灣各區域都擁有各自傳統與儀式傳承,所以王船為迎請代天巡狩信仰或習俗重要的一環,卻不是全部,更不宜用王船信仰來窄化迎王儀式,而東港民眾更是反對用這種做法,堅持採地方的「迎王平安祭典」11,可以表達出地方迎王的思考與傳統。但仍然有不少人,採用「王船祭(季)」一詞作為地方迎王祭典的代稱,放棄社區原有的用語,這一詞彙的產生,在民國70 年代在臺灣各地舉辦地方文化季,而採用王船季一詞,讓後續臺灣社會與媒體,以及文化單位的繼續採用,影響一般民眾對迎王的認知,反而忘卻本體儀式的真義:「迎請代天巡狩」, 尤其是小型的迎王祭典,為爭取注意與支持,爭相採用「王船祭(季)」,反而失去地方原本祭典名稱上的意義與特色。
以前採用以王船祭(季)為整體儀式的代名詞,受限於當時對於儀式核心的研究與紀錄,隨著臺灣前輩學者與後續研究者的努力下,相關的資料與資訊已漸趨完整,也應該對於整體的儀式有更宏觀的思考與看法,不宜再採用王船信仰一詞,來作為臺灣迎請代天巡狩儀式的代表,以免讓複合14 臺灣多元文化的代巡信仰,一直被簡化成王船祭典。
(二)臺灣迎請「代天巡狩」儀式的概述
迎請代天巡狩的儀式,不僅限於以王爺為主祀的廟宇之中,包含各式各樣的廟宇。之前提到恭迎外來的代天巡狩之外,另有幾個類型為恭送廟內奉祀的王爺外出「代天巡狩」,或是為代天巡狩的王爺提供添載,以及王爺出巡等相關儀式。臺灣代天巡狩的儀式非常複雜,又彼此關聯與相互包含,除請神(代天巡狩) 遶境與祭典外,還包括複雜的代天巡狩迎送儀式,而迎送代天巡狩中,還牽涉複雜的「送瘟」與「送煞」的概念,筆者企圖透過初步的田野調查來釐清臺灣代天巡狩的儀式類型與目的,當然這些都是以民間經驗作為的理解。
代天巡狩信仰與漢人的信仰世界一樣,很多部分是模擬國家制度的投射而形成的儀式,例如對於各種神明的職能與執掌相對於人間政府部門的各項功能,而其祭典與儀式也多模仿官府的相關制度而成,有學者認為國家意識與國家社會的進入庶民文化,作為對應與投射的一種現象。而這種對應與投射的現象,在南部地區所盛行的王醮,就是一個相當重要可以作為觀察的場域,尤其是王府的布置與相關禮儀,其各項制度很多仿自古代的朝廷儀禮與官府制度,雖然無法明確指稱其所模仿自何種制度,但是可以發現民間信仰與國家制度長期互動下,對人民產生的影響。
代天巡狩的信仰與習俗,從中國閩南地區往臺灣以及東南亞的華人社會傳播,在臺灣落地生根,也因應在地需求與特性,而逐漸發展出自己特色,並形成各區域的差異。而信仰核心,如同前述引文,為代玉皇到地方,維護地方之清淨與安全。代天巡狩的信仰與習俗不僅是重要的文化資產,更是臺灣漢人宇宙認知與心理需求的投射與建構,透過儀式回應這些需求,成為臺灣民間信仰文化重要的一環。本文僅是龐大規模儀式的初步探索,希望透過更多的田野調查與相關資料的收集,進行進一步的分析與解讀,重新理解臺灣代天巡狩文化。
全文參見